福建南安打造世界級石材產業制造基地和集散地
點擊數:1380 發布時間:2009-10-28 來源:人民網
【摘要】福建南安打造世界級石材產業制造基地和集散地....
- 中國石材之窗提示您:
- 你當前的身份無法查看此條信息,如果您是

- 請先
之后再查看,
- 如果您還不是石信通會員,請聯系網站客服!
- 現在就加入石信通會員,客服電話:010-62237591
27日,鵬翔崗石公司的生產車間一派繁忙景象,工人們正忙著裝運遠銷澳洲的人造大理石。“我們引進意大利最先進的真空振動加壓成形技術,利用廢棄石材邊角料生產人造大理石,依靠科技進步,既節約資源又有效保護環境。”據該公司負責人介紹,現在一條生產線日可吞納100多噸廢棄石料,日產人造大理石3000多平方米,產品暢銷海內外。
素有“中國建材之鄉”美譽的南安,擁有福建石材2/3的市場份額,現有石材企業1500多家,石材產量占全國的50%,石材產品市場份額占全國的70%,支撐著中國石材產業的半壁江山。多年來,依靠科技進步、節能環保“雙輪驅動”,南安的石材產業不斷發展壯大,已形成國內最大的石材產業集群,并向世界級石材產業制造基地和集散地邁進。
科技創新——產業轉型升級的不竭源泉
轉型升級是產業集群發展壯大的必由之路,如今已成為石材業界的普遍共識。歷經多年的發展,南安石材業從普通機械加工到引進國外先進設備加工,從以本地石材加工為主到現在世界名石薈萃,從以前一厘米刀頭作業到現在先進的兩毫米刀頭……技術革新有力推動了南安石材業實現轉型升級。
產業轉型升級的背后,離不開科技引擎的強有力支撐。近年來,南安市持續推進石材企業技術創新活動,引導企業研發高附加值、低能耗的石材產品,提升產品競爭力。在南安市政府的扶持引導之下,石材企業不斷增加科技投入,加快企業技術中心和行業技術中心創建步伐,通過建立“產學研”合作機制,自主研發新產品,提高了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目前,溪石股份有限公司被認定為省級企業技術中心,鵬翔崗石成功申報泉州市級企業技術中心,溪石股份、鵬翔崗石自主研發的2個產品被認定為省級新產品。據悉,該市石材產業今年又有4個項目被列入省級工業內涵深化技改重點項目,5個項目被列為泉州市級重點技改項目。
此外,該市還堅持引進先進與自主創新并重,在引進意大利、西班牙、德國等世界最先進石材生產設備的同時,重點扶持石材機械企業研發高檔次、高技術含量的石材機械,替代進口產品,搶占產業鏈上游位置。并依托國家石材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在閩南建材第一市場設立的工作站,切實做好產品質量跟蹤監督,不斷提高石材產品質量水平。
變廢為寶——產業駛上循環經濟快車道
石粉、碎石、污水是石材產業的主要污染物。為解決石材產業快速發展帶來的環境保護問題,近年來,南安大力實施經濟增長與環境保護并重的發展戰略,努力尋求破解妙方,先后打出一系列發展石材循環經濟的“組合拳”。該市通過建設“循環經濟”生產基地,綜合利用石粉、碎石,有效處理生產污水,將石材行業產生的生產廢料變廢為寶,石材加工業也得以可持續發展,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贏。
為加快石粉、碎石綜合利用技術的研發,南安市早在2005年就出臺《關于促進石粉碎石綜合利用的若干意見》,每年撥款100萬元,設立石粉、碎石綜合利用專項基金,扶持石粉、碎石綜合利用企業。2008年6月,該市又出臺新舉措,扶持以石粉、碎石為原料的新型墻材公司,鼓勵優先使用新型墻體材料。在加大資金扶持的同時,南安還與同濟大學合作組建建筑材料技術開發中心,共同開展技術攻關,從技術上加以扶持,成功實現變廢為寶。同時,針對石材產業的生產污水,南安市在石材企業中全面推廣使用污水處理系統以提高工業用水率,實現水資源的循環利用。
經過多年的努力,該市既有效解決了石粉、碎石、污水的環境污染問題,又推進了產業鏈的延伸,涌現出生產人造大理石的鵬翔崗石、廣泰祥崗石,生產加氣混凝土砌塊的國能、萊特……據統計,截至目前,南安市已有石粉碎石綜合利用企業135家,年產值超15億元,石粉綜合利用率65%,碎石利用率90%以上,成為國內最大的石材循環經濟產品生產基地。
免責聲明:
凡標注來源本網的新聞轉載時,請注明來源“中國石材之窗ww.chinastone.cn”,其他部分轉載新聞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