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海口電 進入9月,海南省三亞市新建的幾所大專院校、中學都相繼開學。這些新建房屋有95%以上采用的是高耗能建材,與國家推廣使用的節能墻體不沾邊。一邊是節能專家痛心疾首的呼聲,一邊卻是每年新建高能耗建筑的不斷增加。這是為什么呢?
一位在三亞地產行業小有名氣的專業人土說,高能耗建筑緣何不斷增加?分析起來,有以下原因:消費市場的“時尚化”忽略了建材品質。如今,滿大街的房地產廣告牌,無論是畫面還是廣告用語,不外乎“憑窗欲掬清流,拍欄而眺山色”,一家比一家時尚,一家比一家氣派,這無疑引領著消費市場趨向“時尚化”而忽略了建材的品質。北京籍李先生說,今年夏天,他的新家讓他十分氣惱,因為他的新家頂層全是單層的全落地玻璃窗,只要氣溫超過30℃,樓上就炎熱無比,家里的空調只好不停地開著。一旦碰到停電,室內就像火爐一樣。李先生說,當初正是看上了全落地玻璃的時尚化設計,他才購買了這套房,不料,這卻成了他生活中的一大煩惱。
對此,專家評說,這是如今老百姓買房的普遍誤區。他們花費幾十萬、甚至是上百萬元
買房,買到的不過是大面積、好環境而已,而對于建筑的舒適品質——恒溫恒濕、冬暖夏涼、節能防噪之“品質”卻并不注重。只考慮美觀和,氣派,不考慮實際生活中的能源消耗問題,這樣的消費者和開發商在全國各地普遍存在。開發商對倡導“節能”得過且過。
目前,通過各種系統使住宅達到恒濕恒濕、低能耗、高舒適度的效果,在我國雖已有
成功的先例,但只有典型的感動并沒有行動,很少有開發商愿意在節能住宅上下一番功
夫,即使有也不過是口號性的。
有開發商坦言,他對節能建筑不感興趣。其一,因為節能的益處是購房者得了,與開發
商無關;其二,如果搞節能勢必要增加建筑成本。比如應用斷熱型的雙層中空玻璃就要比普通的中空玻璃每平方米增加幾百塊錢的成本。說實話,節能建筑目前在市場上并不流行,增不增加成本,房子一樣賣,所以就沒有必要把心思動在節能上;其三,搞節能建筑好比是給房子穿上棉衣,屋頂、墻體都要進行特殊處理,但這種技術相對比較隱蔽,對于那些不是行家的消費者來說,也看不出與普通建筑的區別。這樣,豈不是把錢花在了“芯子”里。推廣節能住宅任重而道遠。從開發商的坦言觀之,節能的“板子”如果一味打在開發商身上似乎也有失公平。目前,我國在節能建筑新型材料、設計以及施工技術上確實存在一定問題。國內很多節能技術尚未成熟,包括節能建材、施工技術,應用以后反而產生一些諸如滲漏的問題,與其遭業主投訴,還不如棄之不用。
不久前,中國建筑業協會建筑節能專業委員會會長涂逢祥曾撰文指出:“如果國家從現在起就下決心抓建筑節能工作,對新的建筑全面強制實施建筑節能設計,并對既有建筑有步驟地推行節能改造,到2020年,我國建筑能耗可減少3.35億噸標準煤,空調高峰負荷可減少約8000萬干瓦時,由此造成的能源緊張狀況必將大為緩解。’
總之,建造可持續發展的節能住宅,將是未來需要去面對、討論和進一步完善的問題。這項工作雖不能一蹴而就,但也不能等閑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