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數:2568 發布時間:2007-06-06 來源:保定日報
5月26日,太陽剛剛爬上嘉禾山頂,曲陽宏州石業公司里已經響起機器的轟鳴,切割、雕刻、打磨、包裝,職工們正在分頭忙碌。廣場上,雄獅威武,小鹿活潑,淑女婀娜……燦爛的陽光仿佛給座座石雕賦予了生命。
宏州公司成立于2000年,有近400名員工,去年產值達到3000多萬元。39歲的經理劉宏利剛剛參加“5.17深圳文化產業博覽會”歸來,臉上洋溢著自豪:“曲陽雕刻源遠流長,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天安門、人民英雄紀念碑、人民大會堂、毛主席紀念堂等都有咱曲陽的石雕,如今產品銷往80多個國家和地區。今年參加深圳文博會收獲頗豐。” 古老的曲陽石雕正在煥發青春,已經成為富民強縣的產業,全縣二分之一的鄉鎮建有石雕企業,形成了“一園帶五區”的產業格局,各類雕刻企業和個體經營戶近3000家,合資企業20多家,雕刻集團3家,從業人員超過3萬,去年實現產值突破10億元大關,出口創匯3000多萬美元。“曲陽雕刻能有今天,一靠國家改革開放的好政策,二靠政府大力支持。”劉宏利由衷地說。 曲陽石雕雖歷史久遠,但規模小、布局分散、品牌單一等問題很是突出。圍繞加速雕刻產業上檔升級,曲陽縣積極幫助企業“健體強身”。因地制宜整合資源,促企業擴大規模形成集群優勢;積極進行管理經營創新,引領企業擺脫傳統的家族式管理;暢通信息渠道擴大對外宣傳,弘揚雕刻文化提高知名度;投資1.2億元建設石材交易市場,設立雕刻精品獎鼓勵創新……一系列舉措的實施,使古老的曲陽雕刻重新展現出迷人的風采。 來到栩栩如生的石雕中,仿佛走進一座閃爍著民族燦爛文化的“百花園”。“雕刻市場競爭激烈,沒有創新很難立足。擴大規模提升管理,讓我們嘗到了甜頭;開闊思路走出去經營,使企業得到了實惠。”劉宏利深有感觸地說,“曲陽石雕聲名遠揚,國內外市場空間越來越大,而今規模企業大都是訂單生產,大大降低了市場風險。” 穿過高大的“雕刻城”牌坊,走上羊平鎮十里雕刻小區的公路,宛如來到一條絢麗多彩的藝術長廊……做大做強的石雕產業,不僅給世界帶來美的享受,也給曲陽人民帶來富裕的歡笑。市場競爭,優勝劣汰,適者生存,否則失敗。經歷過坎坎坷坷的曲陽石雕產業,在市場經濟的海洋里鍛煉著搏風擊浪的本領,伴隨著競爭的風雨成長壯大,從而成為北岳古地一張靚麗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