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材協會、中國建材規劃院石材研究院赴隨州對石材礦山整合情況進行調研
點擊數:26310 發布時間:2020-9-21 來源:
【摘要】受隨縣石材產業管理辦公室和隨州市石材商會邀請,9月14日中國石材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齊子剛、副秘書長孫衛星和中國建筑材料工業規劃研究院副院長蘇桂軍、石材研究院工程....
- 中國石材之窗提示您:
- 你當前的身份無法查看此條信息,如果您是

- 請先
之后再查看,
- 如果您還不是石信通會員,請聯系網站客服!
- 現在就加入石信通會員,客服電話:010-62237591
受隨縣石材產業管理辦公室和隨州市石材商會邀請,9月14日中國石材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齊子剛、副秘書長孫衛星和中國建筑材料工業規劃研究院副院長蘇桂軍、石材研究院工程師李俊松一行四人對隨州石材產業進行調研,參加行業座談會,并對隨縣石材礦山整合方案提出建議。

隨州石材產業主要集中在隨縣吳山鎮和萬和鎮,經過10多年的發展,目前隨州石材產業在產品質量、產業規模、綠色生態建設均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做到了經營合法合規、產業做優做強、園區綠色發展、石材興縣富民。隨州石材開發始自2006年,現有廠礦一體化的石材企業181家,其中礦山開采企業19家,石材加工企業162家。已經形成年生產 400 萬立方米荒料、1.2億平方米板材的能力。建設攔污壩62座、廢水處理站15座、沉淀池350座,做到廢水凈化、污水處理,實現采礦區達標排放,加工區循環利用“零排放”;新建礦渣堆放場50多處,并在廢石堆場修建攔石壩、排水溝、擋石墻;建設沖洗站兩座、購買灑水車136部;礦山覆土復綠,先后投入資金5.5億元、各類機械設備 5350臺(套)、復綠面積9010畝;吸納并帶動關聯產業就業4萬余人。石材產業為全縣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下午,考察團一行到隨縣石材產業管理辦公室進行了座談交流。隨縣是傳統農業大縣,前幾年石材產業發展迅速,但存在礦權較分散,與加工能力不匹配,資源綜合利用水平不高等問題。為保證石材產業的綠色發展,隨縣各有關部門正按照市委、市府的指導意見,在《隨州石材產業發展(多規合一)規劃》基礎上,加快新一輪的礦產資源整合,推進產業發展,以規劃為綱,初步擬定按照760萬方的加工能力設置6個礦權(產能按實際市場需求來調整),提高石材礦山資源綜合利用水平,提升技術裝備,加強開拓市場能力。辦公室負責人表示,中國石材協會和建材規劃院領導對行業熟悉,了解各地資源整合情況,希望能對隨縣石材產業的發展提供建議。
蘇桂軍副院長表示,石材是資源型產業,礦權方面可以按照品種來設置;在園區發展模式上,把流通交易和開拓終端市場結合起來,資源開發利用方式要合理,培育石材工程服務能力。對于隨縣石材礦山整合方案,專家們需要要現場進行實地考察調研,盡快提出規劃建議。
齊子剛副會長首先表示,年產760萬方的規劃有些大了,可能會造成市場競爭激烈,同時不利于天然石材的價值體現。央企、國企具有管理、資金方面的優勢,但民營企業對行業運營更加熟悉,且有愿望、能力、決心去做好石材產業。綜合國內礦山資源整合情況來看,國企、民企和混合所有制三種模式,都有案例。希望隨縣石材行業借助礦山資源整合這個有利時機,科學規劃,合理設置礦權,實現產業可持續發展。 孫衛星副秘書長以水泥行業和砂石骨料行業整合情況為例,提醒當地石材企業——礦山資源整合和綠色礦山、綠色園區建設是大勢所趨,礦山企業要在綠色礦山的六個方面上下功夫,按照石材礦山“十化”進行建設。“十化”中,“礦權設置合理化”最為關鍵。協會發揮政府與企業間的橋梁紐帶作用,引領、規范行業的發展,同時維護行業和企業的正當利益。
座談會上,針對企業反映的新規劃礦區與現有礦山開采平臺變動較大,資源質量不確定;礦權出讓模式上要考慮新舊礦權銜接等問題進行了充分討論。會后,與會代表一起到礦山進行了實地考察。
免責聲明:
凡標注來源本網的新聞轉載時,請注明來源“中國石材之窗ww.chinastone.cn”,其他部分轉載新聞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