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平邑)首屆國際石材博覽會拉開帷幕
點擊數:2488 發布時間:2018-4-18 來源:
【摘要】4月18日上午,中國(平邑)首屆國際石材博覽會在平邑石材國際展覽中心開幕,來自世界各地以及來自境內外的數百名專家學者、企業家、石材協會負責人及參展商參加開幕式。....
- 中國石材之窗提示您:
- 你當前的身份無法查看此條信息,如果您是

- 請先
之后再查看,
- 如果您還不是石信通會員,請聯系網站客服!
- 現在就加入石信通會員,客服電話:010-62237591
4月18日上午,中國(平邑)首屆國際石材博覽會在平邑石材國際展覽中心開幕,來自世界各地以及來自境內外的數百名專家學者、企業家、石材協會負責人及參展商參加開幕式。


本屆石博會為期3天,將持續至4月20日,會場設在平邑石材國際展覽中心,共設三個展區,包括1個主展區、2個常年展區,展示面積達24萬平方米。
這是作為中國石材之鄉的平邑縣首次承辦國際石材博覽會,由中國石材協會、山東省石材行業協會主辦,平邑縣石材協會聯合東升(平邑)石材產業園、石家莊麥爾遜廣告有限公司共同承辦,以“綠色? 創新? 互聯? 共贏”為主題,同步舉辦平邑石材產業新舊動能轉換區開工儀式、2018中國石材產業發展高峰論壇、石材行業招商引資簽約儀式、中國石尚創意行平邑站等活動。本次博覽會得到境內外政要、石材協會、參展客商、業內人士的充分肯定和熱情參與,共吸引來自土耳其、伊朗、印度、西班牙、意大利等國家的客商,貴州省、海南省等35個省市石材協會領導和省內萊州、汶上、青島等15個縣區領導、企業負責人等各界人士參加,中央電視臺、山東省電視臺、大眾日報、新華社、今日頭條、石天下等70多家新聞和報刊媒體集中報道博覽會盛事。


據介紹,平邑縣有豐富的石材資源,各類花崗石儲量約30億立方米,主要品種有將軍紅、孔雀綠等六大系列二十多個品種,其中以將軍紅儲量最高,約10 億立方米。平邑石材產業的發展最早可追溯到1800多年前,作為著名古建瑰寶的平邑漢闕就是當時的石制精品。從上世紀80年代初開始,歷經起步、發展、市場培育和平穩增長四個階段后形成產業集群,如今已形成特色和優勢,成為全國知名的石材加工貿易與荒料集散基地、全省三大石材集散地之一和江北最大的進口石材加工銷售集散地,先后被命名為中國花崗石之鄉、中國石材之鄉,被認定為山東省石材產業示范集群、省級小企業創業孵化基地、市級特色產業集群。
近年來,平邑縣委、縣政府審時度勢,順應國家、省市產業發展大勢,先后成立了石材辦、石材協會,出臺《關于加快石材產業發展的意見》《平邑縣石材行業整治提升實施方案》等文件,全面推動石材在產業規劃、園區建設、技術提升、品牌打造等多方面提升,加速石材產業注入新動能,促進石材向產業智慧化、跨界融合化、品牌高端化邁進。目前,全縣石材企業已發展至1000多家,年加工銷售各類板材5000多萬平方米,從業人員10萬人,年產值過百億元,產品遠銷美、日、韓、德、阿聯酋以及香港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同時,不斷豐富品種,引進了湖北、廣西、四川等地的優質石材,經營的國外石材品種有黑金砂、印度紅、英國棕、紅鉆及南亞等地的玉石已達到100多個系列300多個品種,實現了從經營本地石材到“買世界、賣世界”的轉變。在產品升級上,由生產大荒料、大板材等初級品逐步向高檔化、超薄化和電腦微雕等藝術制品方向發展。在分類培植上,培育了冠魯石材、北方石材、美麗石材等一批經營進口板材的本土龍頭企業,其中冠魯石材產品質量在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抽樣檢驗中連續7年獲得全國第一,“冠魯石材”是中國馳名商標。載體建設不斷升級,重點打造了以東升國際石材產業園、北方石材城、長山石材聚集區為依托的平邑國際石材城,基礎設施日趨完善,承載能力明顯提高,企業內涵顯著提升。正在積極籌建的平邑石材新舊動能轉換區,將搭建起博覽交易、文化交流、聯合采購、行業融資、產業孵化、休閑旅游六大平臺,成為平邑石材業對外開放的新名片和主陣地。(通訊員 孫兆軍)
免責聲明:
凡標注來源本網的新聞轉載時,請注明來源“中國石材之窗ww.chinastone.cn”,其他部分轉載新聞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