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中國石材協會及石材協會機械與工具專業委員會2016年度會員大會在佛山成功舉辦。中國石材協會會長陳國慶,副會長兼秘書長齊子剛,副秘書長鄧惠青、譚金華,山東石材協會秘書長聶燕珍,機械與工具專委會副主任謝誠、杜金鳳,專家委主任張進生、專家廖原時,著名管理咨詢專家閆同柱,國家建材展貿中心副主任李志玲,以及會員單位代表等五十多人出席了會議。會議由國家建材展貿中心副主任、機械與工具專委會秘書長商雁青主持。

齊子剛副會長在發言中簡要論述了前三季度我國石材企業的運行情況,分析了機械與工具行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2016年前三季度,我國規模以上石材企業保持了相對平穩的發展態勢,但主要指標增幅均低于去年水平。1-8月,規模以上石材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累計3042.7億元,同比增長8.3%,比上年全年增幅回落3.3個百分點;規模以上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36.8億元,同比增長6.5%,比上年全年增幅回落2.9個百分點。雖然石材行業相對于我國工業產業的總體情況要好一些,但形勢依然不容樂觀。
制造業的發展離不開裝備的創新,石材加工業的發展,石材機械與工具承擔著重要的歷史使命。國務院發布的《中國制造2025》中,明確提出了制造強國的發展戰略。行業企業應該以石材行業十三五規劃為指導,不斷提升產品質,培育質量和品牌競爭優勢,從自身能力質量、品牌形象、資源利用、產品結構、信息化程度等方面實現創新、升級,趕超世界先進水平,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從中國速度到中國質量,從中國產品到中國品牌,走出一條我們自己的路。

商雁青秘書長代表秘書處做2016年工作報告。她介紹,2016年,專委會在中國石材協會指導下,重點開展了以下主要工作:
1.組織編印《中國石材行業雙年鑒(2014~2015)》:作為石材行業的權威工具書,年鑒記載了當期我國石材行業的改革發展、技術進步、重大事件以及文獻資料等行業相關重要信息,是行業發展水平的代表,也是協會歷年的年度重點工作。《中國石材行業雙年鑒(2014~2015)》編印工作從去年7月份啟動至今年6月完成,歷時一年,得到各地方石材協會和行業重點企業的大力支持,科達潔能、賀州礦業、云浮科特、武漢科達以及南通國際石材城等公司對年鑒的出版給予了大力支持。年鑒于今年7月在青島石材展期間成功舉辦了首發式。
2.深入企業調研,積極推動企業研發創新成果:秘書處通過走訪會員企業,深入開展調研,了解掌握企業研發的創新成果,如近年來受到普遍關注的花崗石框架鋸的研發、體現互聯網+理念的石材掃描儀設備的應用推廣等,以便協助企業開展相關宣傳推廣工作。
3.推薦行業調研報告入編《2016中國石材行業發展報告》:由專家委主任張進生教授和廖原時高工主筆起草的《國內外石材技術與工具、裝備發展分析及我國的發展戰略規劃研究》于去年完成。該報告重點從我國石材機械與工具行業發展現狀、技術水平、存在的問題與差距及發展規劃建議等八個方面進行了詳細的闡述。該報告經秘書處推薦入編《2015中國石材產業白皮書》中,為編制石材行業十三五規劃提供詳實的數據資料。
4.開展行業基礎性工作,建立企業數據庫:秘書處今年抽專人對石材行業重點企業的基本信息進行搜集整理,建立了企業數據庫,為專委會今后開展各項活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5.開展日常性工作,包括行業經營情況調查、發展新會員、行業的宣傳與推廣工作等。

專委會專家組主任張進生教授針對中國石材機械與工具行業重要技術發展路線做了系統性分析。他指出,目前國產石材機械與工具行業產品體系日臻完善,石材機械與工具產品綜合性能穩步提升、行業競爭力增強,石材環保機具受到重視并獲得較好的發展,行業創新意識、創新能力進一步增強,已初步具備了為行業企業提供整套解決方案的能力。石材機械與工具行業的發展進步主要體現在石材生產設備品種齊全、生產工具的配套能力越來越強等方面。他提出石材機械與工具發展的重點主要是:加大基礎工藝技術的實驗研究、為機具提升和標準化建設提供技術支撐;注重新型高效清潔的硬質石材成套鋸解設備及工具的研發;加大石材鋸解成套裝備智能化控制系統及配套機具的研發;石材制品智能化生產示范工程建設,引領行業發展。未來有望取得突破的主要方面是:處于國際領先水平的花崗石低速高效鋸解技術及裝備;可滿足清潔生產要求的綠色組合式金剛石圓盤鋸解技術及設備等。

專委會專家廖原時對國內外異形石材制品加工設備做了系統介紹。他主要介紹了仿形回轉體加工設備、圓弧板加工設備、柱礎成型與磨拋機、可加工異型石材制品的橋切機、石材花線條和邊加工機、臺盆成型加工機、普通石材拼花加工設備、臺盆孔仿形切割機等簡單功能異形設備,以及數控回轉體雕刻加工設備、數控圓弧板加工設備、數控平面雕刻機、數控高壓水切割機、數控加工中心等數控異形設備。

著名管理咨詢專家閆同柱圍繞智慧管理助力企業轉型升級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講解。他首先介紹了全球產業變革的八大趨勢,包括數字化制造、個性化制造、網絡化制造、智能化制造、創新性制造、敏捷化制造、綠色化制造、循環經濟制造等,重點指出在企業經營方式由重資產轉向輕資產、研發模式由內部研發改為開放式研發、生產模式由大規模標準化生產向大規模柔性定制生產變革、銷售渠道模式由簡單的線下推進向融合式全渠道營銷轉變、服務理念由以前的服務就是售后轉變為服務就是營銷、企業由內部協作向全產業鏈協同變革、經營機制由以前的由領導調配資源裝備為客戶來調配資源、組織結構由金字塔式結構向網絡型組織結構轉化等變革的新時代,如何利用好8S智慧管理平臺(目標體系、責權體系、計劃體系、配置體系、流程體系、督查體系、評價體系、獎懲體系等),通過管理來提升企業的效益。

李志玲副主任圍繞《“走出去”戰略為企業帶來的機遇與挑戰》做了系統性分析。在介紹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最新發展、我國建材行業走出去的基本情況及石材機械與工具行業走出去的機遇與挑戰等基礎上,提出廣大石材機械與工具行業企業應順應全球經濟一體化發展趨勢,緊跟國家“一帶一路”相關政策,緊扣行業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發展要求,抓住這一難得的發展機遇,加快“走出去”發展步伐。她在發言中指出,石材機械與工具行業企業由貿易合作為主向產業合作轉變,向金融+服務+運營一體化輸出的方式轉變,形成完整的服務產業鏈,鼓勵國內相關企業開展全球化的產能布局,通過投資或并購等方式作為未來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切入點,將是未來走出去的重要模式。她還對下一步專委會如何更好地發揮引領、協調和服務的職能,助力石材機械與工具企業走出去拓展國際市場提出了思考。

科達石材機械公司總經理謝誠作了題為《新市場形勢下石材裝備企業應對策略的思考》的發言。他指出,隨著當前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增大,石材市場相對不景氣,對石材從業企業是一場嚴峻的考驗。在這樣的市場格局下,著重探討了石材裝備企業的應對策略:企業應增強石材加工裝備研發力度;加快石材機械行業結構調整步伐;著力發展石材行業循環經濟;加大產業間合作力度,以充分發揮產業集群優勢等四大舉措。

上海飛宙機械有限公司董事長杜金鳳介紹了飛宙關于花崗石框架鋸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在技術上所取得的突破,并同與會代表就相關技術問題進行了針對性的研討。

日照海恩鋸業有限公司工程師肖邊江也簡要介紹了公司最新技術發展情況。

會議還審議并通過了《關于調整中國石材協會機械與工具專業委員會秘書長人選的議案》。中國石材協會副秘書長鄧惠青宣讀了專委會秘書長調整的議案,由國家建筑材料展貿中心副主任李志玲擔任中國石材協會機械與工具專業委員會秘書長職務。

陳國慶會長在總結中對本次會議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對大家的發言進行了系統的點評。他特別強調,當前形勢是機遇與挑戰并存,短期雖然不樂觀,但長期看好。應大力促進石材行業差異化發展,謀求共同利益,石材裝備企業更是應發揮帶頭作用,提升創新意識,通過裝備制造業創新發展驅動行業進步。同時,企業應積極響應國家節能減排號召,研發清潔生產設備、資源綜合利用設備。在新形勢下,企業應積極實施“走出去”發展戰略,抓住“一帶路”的基于,瞄準國際市場,提升國際競爭力。最后,他也提出本次會議因為時間太緊,很多問題沒有深入展開,希望以后專委會的會議會期應適當加長,以便大家能更深入、更具體地進行探討和交流。

會后,代表們在科達石材機械公司總經理謝誠帶領下,參觀了科達節能綠館及生產裝配車間。謝誠總經理向參觀人員講解了公司的發展歷程、組織架構,以及近年來在轉型升級、自主創新、產品研發等方面的發展思路。代表們對科達公司管理的系統性及規范性給予了高度評價,紛紛表示受益匪淺。
本次會議由廣東科達潔能股份有限公司協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