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9月我國花崗巖石材出口持續增長
點擊數:2484 發布時間:2006-11-13 來源:海關總署網站
【摘要】....
- 中國石材之窗提示您:
- 你當前的身份無法查看此條信息,如果您是

- 請先
之后再查看,
- 如果您還不是石信通會員,請聯系網站客服!
- 現在就加入石信通會員,客服電話:010-62237591
據海關統計,2006年1~9月,我國出口花崗巖石材(花崗巖石材及制品)455.8萬噸、價值10.6億美元,比2005年同期(下同)分別增長17.4%和12.2%。其主要特點如下:
一、一般貿易出口占主導地位
2006年1~9月,我國一般貿易出口花崗巖石材10.2億美元,增長11.7%,占出口總值的96.2%;加工貿易出口0.4億美元,增長19.7%。
二、對日本出口大幅下降,對美國出口增長迅速
2006年1~9月,我國花崗巖石材對日本出口3億美元,下降11.2%,占出口總值的28.3%,是我國最大的出口市場;對美國出口1.3億美元,增長30.2%;對歐盟和韓國出口持續增長,分別出口2.7億美元、1.3億美元,分別增長16.7%和12.6%。對上述國家(地區)合計占出口總值的78.2%。
三、私營企業占據出口主體,且出口快速增長
2006年1~9月,我國私營企業出口花崗巖石材6.1億美元,增長22.3%,占出口總值的57.8%;外商投資企業出口2.5億美元,下降1.1%;國有、集體企業分別出口1.5億美元、0.4億美元,分別增長3%和0.5%。
四、出口均價小幅下跌
2006年1~9月,我國花崗巖石材出口均價為231.7美元/噸,比2005年同期242.5美元/噸的均價下跌4.5%。
我國石材儲量居世界首位,石材生產加工能力以及出口總量已躍居世界第一。目前國內石材開采加工行業仍然存在的諸多問題,值得關注:
(1)小企業數量過多,低價競銷現象突出。據中國石材工業協會的資料顯示,目前,我國石材行業以小型開采、加工企業為主,小型企業數量占90%以上,中型企業不足5%,大型企業基本沒有,企業的規模、技術水平和分布呈現“小、散、亂”的特點,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低價競銷情況突出。
(2)開采手段落后,石材的利用率較低。企業為了減少前期投入,大都采取“放大炮、挖山腳”的原始作業方式開采,大量被炸碎的石材無法用于制作正規產品,只能用來當作工業填充物--超細重鈣粉的生產原料,或者干脆被丟棄,使得石材的荒料利用率不足50%,資源浪費現象嚴重。
(3)生態環境遭到破壞現象嚴重。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和規劃,造成礦山無序開采,加工石材產生的粉塵、廢水(灰泥)和噪聲,加劇了生態環境惡化。某些地區由于過度開采造成森林植被破壞、山體松動,極易引發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災害。
自2006年9月15日起,我國取消部分石材產品的出口退稅,并將其列入加工貿易禁止類目錄,這對規范行業秩序、保護我國石材資源、優化產業結構具有重要的意義。
免責聲明:
凡標注來源本網的新聞轉載時,請注明來源“中國石材之窗ww.chinastone.cn”,其他部分轉載新聞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