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數:5112 發布時間:2006-10-11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作為一家年出口額千萬元的石材企業老總,張先生的“十一”黃金周沒有一天不在工作。“雖然上半年出口退稅的傳聞已經有了,但我們在9月份之前還是簽了不少合同。”張先生表示,近段時間隨著政策的出臺,他的主要任務不是忙著多簽定單,而是急于與客商溝通,爭取和客戶、外貿企業共同承擔潛在的損失。
對石料材行業來說,此次退稅調整被取消了出口退稅,從之前的6%一下降至零。更嚴重的是,取消退稅的商品還被列入加工貿易禁止類目錄,對列入此目錄的商品進口一律征收進口關稅和進口環節稅。
“雖然傳聞已久,但政策真出來了還是有點措手不及。”上海某石材企業負責人昨日告訴記者,自退稅政策正式公布后,決策層一直在討論相應策略,“最近都在跟業內同行討論,協調出口的價格,爭取把虧損降到最低。”該負責人透露,今后可能會減少出口量,但不會完全取消。他表示,提高科技含量,增強品牌意識,拓寬出口渠道將是公司今后的發展重點。“我們準備組建新的調研部門,加快新產品的開發與研制,加強品牌建立和推廣。”
除了生產企業之外,石材出口退稅取消無疑將壓縮外貿公司的利潤空間。據了解,每平方米出口價在人民幣47元左右的石材,出廠價格則是45元,中間的2元差價一般由外貿公司賺取,但扣除各項費用,外貿公司的利潤并不多。有關專家推測,隨著石料材加工貿易的受限,今后對外貿易的企業可能會把主要精力轉向國內,這對于以前專做國內經營的企業來說,無疑加劇了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