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13日,西城區召開“兩會”新聞發布會,重點介紹了“動批”外遷情況。目前,“動物園批發市場”12家之一的“天皓成”已摘牌撤市轉型;“天和白馬”二期的撤市工作穩步推進。此外,今年西城區還將研究“天意”、“萬通”批發市場的疏解調整工作,正在制定相關升級規劃。
除了“動批”等服裝批發外,石材產業也成為外遷的產業。據悉,今年朝陽區將通過調整退出一批低級次市場、廢品回收場站和高污染企業,有望5年內將區內有形市場減少四成,西直河石材市場今年將全部遷出。素有“南有水頭,北有西直河”之稱的西直河石材市場,面積達123萬平米,是北方最大的石材市場。但是在生產過程中由于粉塵直排,對大氣有污染,地下水開采也使用過多。
據悉,去年以來,北京動物園批發市場外遷,周邊地區紛紛憑借自身優勢拉攏批發商戶,一場激烈的“動批”爭奪戰從去年就開始上演,包括河北永清、白溝,天津市西青區等區域通過稅收、配套、子女入學等優惠政策吸引外遷商戶入駐。
產業地產崛起
隨著北京外遷產業的加速轉移,繼服裝批發之后,北京石材產業也成為周邊省份爭奪戰。北京最大的石材市場十八里店鄉西直河村石材市場目前在天津、河北已物色承接地。位于河北黃驊港萬國(國際)石材商貿城就是一個例證,在政策,專業市場規劃等多重因素之下,項目奠基前后三個月就吸引多達百戶北京企業商戶入駐。
當產業地產崛起的同時,如何實現差異化與產業升級就顯得尤為重要。
“現在萬國商貿城的客群大部分是北京的商戶和少部分福建水頭客商,另外還有一些來自京津冀的客商,由于黃驊港的地理優勢,比鄰天津港,對俄對日對韓都是一個很好的出口點,所以我們的客群是面向全球的。”黃驊港萬國(國際)石材商貿城副總經理吳金鎮表示,就北京市場而言,隨著北京經濟結構升級,傳統的石材市場面臨巨大的外遷與轉型壓力,萬國商貿城商鋪從2014年11月份開始推出,短短一個多月時間,商鋪售出近三分之一。
黃驊港萬國(國際)石材商貿城位于河北省滄州市渤海新區中捷產業園區內,由福建華泰集團聯合海內外閩商投資建設。商貿城將由12個獨立區域構成,分別是:一級石材荒料保稅基地;一級國際石材產業園石材深加工區;一級國際石材交易市場;國際石材會展中心;黃驊港、滄州、河北名人石雕園;石材產業文化廣場;進口石材精品大板展示區和石材成品展示區、物流倉儲區、機械耗材配套區、石材創意研發中心和綜合商務區。
避免二次搬遷成焦點
業內人士表示,產業地產對運營商而言,最重要的是產業升級和服務升級,避免二次搬遷,這將成為未來產業地產商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體現。同時,具有可持續發展潛力的專業產業園,應該是產業地產今后的一個努力方向。
“中國石材流通格局分布很不平衡、不合理,大型石材專業市場全部位于南方,而市場腹地極為廣闊的北京、天津、河北、山西、陜西、山東甚至內蒙古等地則呈現零散亂的二三級石材流通格局,大型石材市場一片空白。”吳金鎮表示,萬國商貿城項目建成后,將以其17000畝的規模,先進的環保設施,完善的市場配套,成為北方、甚至全國最大的綜合石材市場,與福建水頭并駕齊驅,形成“南有水頭鎮,北有黃驊港”的中國石材全產業鏈新格局。
據了解,在生活配套上,商貿城除了引進大型商超外,還對兩公里外的生活區進行全面升級改造,引進高檔學校和醫院等。“我們已經不僅僅是在做市場,而是在產業造城,我們要在滄州做一個升級版的‘綠色水頭’”。吳金鎮表示,今年3月份廈門石材展,萬國聯合中國石材協會發布行業“白皮書”,全方位展示萬國商貿城的平臺價值。從規劃到建設上確保石材產業升級,避免二次外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