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點“石”成“金” 懷寧石頭走出山鄉
點擊數:2429 發布時間:2006-05-30 來源:中安在線
【摘要】....
- 中國石材之窗提示您:
- 你當前的身份無法查看此條信息,如果您是

- 請先
之后再查看,
- 如果您還不是石信通會員,請聯系網站客服!
- 現在就加入石信通會員,客服電話:010-62237591

精美的石雕獅子在市場上很受歡迎
在一般人的眼里,漫山遍野的石頭除了砌房,作用可是不大;而在懷寧縣石鏡、涼亭、洪鋪等鄉鎮,那原本并不值錢的“疙瘩”,如今卻成了一個個炙手可熱的“金元寶”。那里的農民利用這些石頭發展石雕石刻業,目前共有4000多戶鼓了錢袋子,圓了小康夢。
該縣涼亭鄉早在明末清初就以加工石磨、石臼、石碓等著稱于世。改革開放之后,用來谷物脫殼的石臼、石碓等基本上已經派不上什么用場,這里的人于是將重點放在石磨的加工上,因為他們經過認真地市場調研后發現,都市人特別是都市里的老人有喝原汁原味的豆漿、吃原汁原味芝麻粉和糯米粉的特性,因此直徑為10—30厘米的小石磨倍受歡迎。如今,該鄉的小石磨已銷售到了深圳、武漢、廣州、上海等各大中城市,有些還遠銷到香港、澳門、臺灣和東南亞地區。石鏡鄉農民加工石頭的起步雖然較晚,但是起點很高,一開始就購置了拋光機、切割機和刻字機等,有的農民辦廠之初還專門請來工藝美術師進行指導;他們把從山上采下的大理石加工成故宮獅、西洋獅、華表、石凳、石碑等,遠銷到黃山、西湖、秦淮河等風景名勝點,年創產值達8000多萬元,并吸納了農村富余勞動力2000多人。
免責聲明:
凡標注來源本網的新聞轉載時,請注明來源“中國石材之窗ww.chinastone.cn”,其他部分轉載新聞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