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數:6168 發布時間:2011-07-08 來源:中國石材之窗
中國金石礦業控股有限公司于2011年3月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成為國際金融市場首家并且也是目前唯一的以大理石開采和加工作為主營業務的上市公司。 礦山技術創新 在國外,作為大理石礦山采用鏈臂鋸和金剛石串珠鋸已有很成熟的經驗,而中國金石位于四川江油張家壩的米黃大理石礦山由于地形相對比高大、坡陡,多層次開采掌子面建設時間長,且工作面小,采用鏈臂鋸和金剛石串珠鋸高臺階式開采工藝無法滿足公司預期的15萬立方米荒料的生產規模的需要。作為公司執行董事兼首席技術官林玉華先生根據多年在石材礦山方面的工作經驗,大膽提出了采用礦山圓盤鋸、鏈臂鋸結合金剛石串珠鋸開采工藝,大平臺低臺階式循環推進開采方式,使礦山達到15萬立方米的開采規模成為可能。 礦山精細化管理 石材礦山開采一直以來被認為是粗放行業,而在中國金石張家壩米黃大理石礦山卻有著精細化的管理。我們來到礦山,作為生產指揮部的礦山辦公樓簡單而樸素,而走進會議室卻感到了一種專業的氛圍。在這間不大的會議室的墻上,我們看到布滿了礦山開采設計圖。而最引人注目的是公司礦區標高863米平臺數字化荒料開采設計圖。 依托礦山 做一站式整體石材供應商 中國金石礦業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陳濤向記者介紹,礦山是公司發展的基礎,公司張家壩米黃大理石礦山東部采區18000平方米的開采平臺已經形成并投入生產,西部采區的24000平方米的開采平臺正在剝離階段,今年9月份將投入試生產,在總共42000多平方米的開采平臺基礎上,張家壩礦山三年后將達到15萬立方米荒料的生產規模。目前,公司已并購了位于北川縣的另一座米黃大理石礦山,正在做地質勘探工作,為下一座米黃大理石礦山建設打下基礎。公司還將在金球范圍尋求開發更多的石材資源。
中國金石礦業四川江油張家壩米黃大理石礦東部采區18000平方米開采平臺
長期以來,石材開采和加工業給予公眾的印象是“小、散、亂”,即生產規模小、產能分散的典型。經過近十年的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盡管涌現出了一些規模較大的礦山企業,但大多數的石材礦山規模仍然偏小,遠未達到規模化、規范化生產的要求。很多較大規模的石材企業都是經過20-30年長期滾動發展才有現在的規模,而中國金石礦業控股有限公司則是在短短幾年的時間通過整合資源、上市融資建成了世界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機械化開采、規范化的大理石礦山。中國金石的發展為石材行業呈現了一種全新的發展模式,這種規模化、規范化、全機械化的生產方式必將推進中國石材業的現代化進程。
近日,中國石材之窗記者隨同中國石材協會會長鄒傳勝等有關領導到中國金石旗下位于四川江油張家壩的米黃大理石礦山參觀考察。乘車來到礦山的山頂,記者欣然發現這里已是山頂變平川,一座現代化的大理石礦山呈現在眼前。
考察期間,中國金石礦業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陳濤向鄒會長及隨行記者介紹了公司大理石礦業快速發展的傳奇。
左:中國金石執行董事林玉華 中:中國石材協會會長鄒傳勝 右:中國金石董事長陳濤
上市歷程
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陳濤介紹,公司在上市過程中可謂是困難重重,非常艱辛。在上市過程中,公司需要提交一份技術報告,這份報告要反映公司的資源情況及開采技術方案等,而這個方案需要由國際評估機構進行評估。在國外專家組評估的初期,專家們對于大理石品種是否優質,資源量是否可靠,計劃的礦山規模是否能達到,以及礦山采用的生產工藝是否合理等提出了種種的疑問。為化解這些疑慮,陳董事長帶領國外專家們到礦山進行了實地考察。通過考察并與金石的專家團隊討論交流,打消了專家的種種顧慮,不僅順利通過了技術報告的評估,國際專家還預言公司的米黃大理石礦山會有極大的經濟效益。
在公司上市前的路演階段,正值北非局勢發生激烈動蕩并對國際金融市場造成嚴重影響,國際資本市場極為冷清,為路演增加了相當大的困難。公司專業團隊利用他們對行業的深刻理解耐心地說服了每一位機構投資者,最終取得了路演的成功。
中國石材協會會長鄒傳勝在考察中國金石公司江油張家壩米黃大理石礦山后,對公司在礦山建設取得的成果十分贊賞,稱贊張家壩米黃大理石礦山已經建成了現代石材礦山。
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在礦山的開采設計階段就已經給每一塊荒料標識了橫向、縱向和豎向的三維坐標。每一塊荒料的花色品質和特征在開采設計時就已確定下來,礦山在荒料銷售過程中可以象房地產公司賣期房一樣銷售;而對于工程用戶來說,如在安裝缺貨需要補充時,只要提供原料的編號,礦山很快就可以調出相同花色的荒料。
隨著開采平臺的下降,公司技術部門都要在每一個不同標高的開采平臺進行地質測量和采礦工程測量,將本層臺階所涉及到的石材花色品種特征、賦存的層位、產狀、分布范圍,礦層的完整性特征、破碎帶分布和產狀、巖溶發育情況等因素一一反映到荒料開采數字化管理設計圖上,同時還要把工程布置、工作線方位、位置和間隔投放到設計圖上;將荒料開采數字化管理設計圖作為基礎,根據每天的開采進度和產量,繪制每天的荒料開采數字化管理動態圖,隨時掌握每天的生產情況和每一花色品種大理石荒料產出狀況,經過分析后指導生產正常運轉;還要根據礦體產狀和構造產狀,地質勘探資料和開采資料編制整個礦體數字化開采立體圖,從而指導礦山編制年度、季度生產計劃,直觀地掌握工作對象的變化規律和制定荒料銷售計劃。
在此基礎上,公司根據礦山開采工藝的特點為生產各環節、各部門制定出了完整的管理體系和管理制度,為實施荒料開采數字化管理打下堅實的基礎。
荒料生產的數字化管理是中國金石利用地質、測量、采礦多專業結合礦山地質特點、開采條件和施行的采礦工藝研究總結出的一套現代化石材礦山采礦管理模式,為礦山生產計劃的制定以及采礦過程控制提供了明確的目標,對荒料質量驗收及銷售、板材加工、產品營銷和應用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在石材加工方面,目前公司主要通過與一些國內的大型生產企業合作為市場提供優質成品板材。同時,公司在江油的石材加工基地正在緊鑼密鼓籌建中。陳濤董事長介紹,今后公司還將在國內幾個重要石材產業集群所在地區通過新建或整合的方式建設石材加工廠生產成品。
陳濤董事長介紹,公司十分重視設計師的作用,公司目前正在與建筑裝飾設計師們進行廣泛的接觸,要讓設計師將公司優質的石材設計成用戶喜歡的各種應用。同時公司還要成立研發團隊,結合自有礦山品種進行應用研究。
陳濤董事長說,我們將依托自身的石材礦產資源,做一站式整體石材供應商,我們不只是給客戶提供簡單的石材產品,還要給客戶提供經設計師精細設計具有文化和藝術內涵的石材應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