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廬鐘山鄉培育特色石材產業
點擊數:9178 發布時間:2006-05-30 來源:中國石材之窗
【摘要】....
- 中國石材之窗提示您:
- 你當前的身份無法查看此條信息,如果您是

- 請先
之后再查看,
- 如果您還不是石信通會員,請聯系網站客服!
- 現在就加入石信通會員,客服電話:010-62237591
日前,中國石材協會會長鄒傳勝、副秘書長鄧惠青會同浙江省石材行業協會會長陳漢新等一行,考察了已有30多年發展史并形成特色的桐廬鐘山鄉石材產業。在省級石材特色工業功能區,他們對石材的生產、企業的管理及功能區的發展作了廣泛而又深入的調查。
位于富春江畔的浙江桐廬,與省內其他縣市一樣與時俱進,經濟與社會效益連年來得到長足發展,農村的非農經濟逐步替代農業經濟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該縣的鐘山鄉是桐廬較早達到小康水平的鄉鎮之一,2004年全鄉實現的8.5億元工農業總產值中,工業總產值就有6.5億元,其中石材業的產值就遙遙領先占了大部分,在鄉鎮經濟發展中舉足輕重。
鐘山鄉擁有豐富的石材資源。據勘探查明,全鄉總儲量10億立方米,巖體出露長度達12公里,平均出露寬度3.5公里,屬于大型花崗巖礦床,礦石自然巖性為中細粒石英閃長巖,全晶質花崗閃長結構,狀塊構造。部分礦山呈裸露狀態,礦體整體性好,荒料出率高、塊度大。該鄉花崗巖不但儲量大,而且品種豐富、質地優良,密度高達2.5噸/立方米,硬度為莫氏8級,主要品種有鐘山雪花青、鐘山芝麻青、鐘山紅、鐘山青等。
早在上個世紀70年代,鐘山鄉靠山吃山,開始石材加工,但只限于農用產品。到了80年代初,才有了第一家機械化石材生產企業。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鐘山石材業發展進入高潮,產品躋身建筑等多個領域。多年來,在當地政府的扶持下,企業不斷增加投入,加大技改力度,石材產業的集聚步伐增速,當地的石材開采加工逐步形成特色產業。目前全鄉有石材企業107家,2004年時石材業的總產值達5億元,稅收占全鄉工業財政總收入的85%以上,投入的勞動力占全鄉總勞動力的45%。近年來,石材業已成為鐘山鄉的經濟支柱,鐘山鄉也以“石材之鄉”之稱聞名遐邇。
走出山鄉闖市場,是桐廬鐘山鄉快速發展壯大石材業的經營理念。他們除積極參與本省及周邊江西、安徽、上海等省市的工程,用提供適銷對路的石材產品來打開市場外,他們還注重在有影響的工程上使用鐘山鄉的產品,進一步提高產品的知名度。像雷峰塔重建、小商品城義烏市民廣場及杭州城建工程等,都有鐘山鄉的石材產品在使用。市場的開拓帶動該鄉石材生產能力的提升,目前全鄉的石板材一項,日生產能力為8000多平方米,月產超過20萬平方米。在市場份額擴大的同時,石材產品品種也得到開發,鐘山鄉的石材產品囊括了建設工程用材、墻體板材、裝飾裝修用材、異型材、墓材及雕塑工藝等品類。
在2000年3月時,桐廬鐘山鄉從整合資源要素出發,經上級政府的同意,建立了規劃面積2300畝的鐘山鄉石材特色工業功能區。以高起點規劃、高強度投入、高標準建設、高效能管理為原則建立的功能區,對于該鄉實現產業集聚、規模擴張、品位提升無疑是搭建了一個廣闊的發展平臺。到了2003年,該鄉對功能區進行擴建和完善,力爭做到功能齊全、交通發達、設施完備。同年,功能區被省有關部門立項,確立為省級石材特色工業功能區。經過多年的運作,石材功能區已有65家石材企業入駐,固定資產投入1.95億元。寬松的發展環境、有力的政策扶持進一步托起鐘山鄉石材業,同時也為當地石材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地域與政策基礎。
免責聲明:
凡標注來源本網的新聞轉載時,請注明來源“中國石材之窗ww.chinastone.cn”,其他部分轉載新聞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