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是泉州一以貫之的精神支柱,創新是改革的生命源泉,建好國家“金改區”,探索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新途徑。聚焦區域特色,發展產業金融,創新商業模式,服務實體經濟,民生銀行國內第一家全國性石材業金融專營機構—民生銀行石材金融事業部落戶泉州,全國石材業務都歸泉州“管”。立足泉州區域經濟特色,民生銀行泉州分行負責人、石材事業部總裁許宏圖昨日表示,通過創新發展產業金融的商業模式,助力金改。“銀行的產業鏈金融服務,正是助力實體企業轉型升級的金融推手。”
一級事業部落戶泉州
立足區域經濟特色,建設特色銀行和效益銀行。民生銀行自事業部改革以來,始終努力創新,在發展產業金融的領域上深耕細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更值得驕傲的是,國內第一家全國性石材業金融專營機構—民生銀行石材金融事業部2012年落戶泉州。這是民生銀行八大一級事業部中唯一落地北京之外的事業部。
“作為一級事業部,民生銀行石材事業部的成立將有利于金融行業對特色行業研究和開發、制定特色行業信貸政策。”許宏圖介紹,南安市水頭鎮是全國乃至全球最大的石材集散地,有1500多家石材企業,其中年產值超5000萬元的企業有300多家,水頭石材的年銷售量有400多億元,占全國的60%。
立足泉州,輻射全國。行業前20強企業中有17家均與事業部開展密切合作,包括2家央企。民生銀行石材事業部成立一年多來,通過創新商業模式,實現了金融與實業的完美結合,為石材企業實體經濟發展做出了更加積極的貢獻。許宏圖透露,目前石材事業部表內外授信超過80億元,存款超過26億元,積累了全國范圍內包括陜西、湖北、內蒙古、遼寧、山東等主產區在內的上百座礦山作為儲備項目,總金額逾30億元。此外,石材事業部成功成為中國石材協會、全國石材商會兩家副會長級單位,成功舉辦了兩屆石材金融論壇,正聯手中國石材協會共同發布石材價格指數,并以良好的發展態勢,成為我國石材產業金融領域的“石材礦山金融專家、石材小微金融專家、石材交易撮合專家”。
3年30億元支持海洋產業
“發展海洋經濟,建設海洋強國”,該目標已寫進黨的十八大報告。此前,泉州就提出構建建設海洋經濟強市的藍圖。
2013年10月24日,我市首家海洋產業金融中心在石獅成立,該機構的成立是泉州民生銀行在產業金融制度上的再一次創新,為海洋產業客戶提供綠色評審通道,提供優質高效的金融服務,開辟了金融服務助推海洋經濟的新篇章。
“海洋產業屬于資金密集型的產業,對資金的需求非常旺盛。”老許是石獅市一家海洋捕撈企業負責人,他坦言,由于海洋產業資產中動產如海產品、船舶等占比較高,有效資產抵押品較少,海洋產業風險集中且不可控,潛在的收益具有不確定性,之前,金融機構往往回避海洋產業。如今,在民生銀行海洋產業金融泉州中心的支持下,老許的融資難得到緩解,公司從銀行獲得300萬元貸款。
“海洋產業金融中心是民生銀行在產業金融領域,創新服務小微企業的有力抓手,該中心落地兩個月,已授信金額逾5億元。”許宏圖稱,根據規劃,到2020年,我市力爭海洋生產總值比2012年翻一番以上,全面建成海洋經濟強市,海洋經濟實力位居全國前列,成為海峽西岸經濟區海洋經濟發展的核心區和示范區。支持海洋產業發展,民生銀行泉州分行與石獅市人民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將在3年內為石獅市各類海洋產業客戶提供合計不低于30億元的各類資金支持,通過產融結合實現石獅市海洋產業的整合與升級。
專業化特色支行超九成
泉州縣域經濟發展活躍,集群優勢顯現。“加大對小微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助力實體企業轉型升級。”許宏圖告訴記者,泉州金改鼓勵銀行業開展以產業鏈核心龍頭企業信用為依托的“一對一”或“一對多”綜合融資和聯保聯貸業務,立足泉州區域經濟特色,探索產業鏈、商業圈、企業群融資模式,提升金融服務整體水平。民生銀行泉州分行在產業金融上,已經累積了豐富的經驗。
“依托各縣(市、區)特色行業鮮明的特點,全面推行‘特色支行’工程。”許宏圖表示,目前已設立了分行營業部金屬材料專業支行、清濛汽貿汽配支行、晉江運動品牌產業支行、泉港童鞋專業支行、石獅服裝紡織產業支行、南安水暖消防器材專業支行、田安路家具建材支行、惠安石雕建筑產業支行、安溪茶產業特色支行、水頭石材產業支行、安海緊固件傘業支行等11個“特色支行”工程,為客戶提供專業化融資服務。此外,分行還先后成立了家電、紡織、建筑、印刷包裝等6個行業工作室,并將90%的支行都改造為專業化支行,實現金融服務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目標。
泉州民生銀行創新發展產業金融,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截至去年末,民生銀行泉州分行存款余額達303億元,各項貸款171.17億,市場占有率超過5%,存貸款規模在泉州同業中排名居前,為我市推動金改貢作出積極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