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您是‘華南粉體’的劉老板嗎?我是山東壽光紙業,你們的碳酸鈣粉體已收到,明天就給您匯300萬元貨款過去”。4月17日,山東客商給賀州(平桂)石材循環經濟產業園內的華南粉體有限公司劉經理打來電話,確認貨物已收到。
“我們公司以當地大理石碎石和邊角廢料為原料,采用國內外最先進的超細粉體加工設備和最新的工藝方法,年產200目—2000目的碳酸鈣及滑石粉20余萬噸,市場銷路很好。”劉經理介紹。
大理石碎石和邊角廢料曾經很長時間無法有效利用,被當作“白色垃圾”隨意棄之于荒野?,F今,隨著平桂管理區走石材經濟循環發展的道路,不斷引進、發展石材下游企業,昔日的“白色垃圾”華麗轉身成為了當地幾百家粉體企業競相搶之的“金材玉料”,經先進工藝加工后產生了巨大經濟效益。
統計資料顯示,2012年平桂管理區粉體產量515萬噸,產值13.2億元;今年第一季度粉體產量112萬噸,產值2.7億元。“產生的這些經濟效益是之前所沒有的,這就是走石材產業循環發展路子所帶來的回報!”該管理區經濟貿易局副局長何桂云感慨地說。
平桂大理石資源豐富,遠景儲量達26億立方米,板材加工廠、石材工藝加工廠多達四五百家。然而在過去,石材生產廠家大部分規模小,加工技術含量低、產品附加值不高,本地豐富的大理石資源根本發揮不了應有的資源優勢。
2011年以來,平桂管理區領導多次帶領石材業企業家到福建水頭、廣東云浮等地石材市場考察,取長補短,提出要依托本地豐富石材資源,著力發展石材循環經濟,引進競爭力強的大型石材下游企業,擺脫本地石材業低端競爭困局,向石材高端市場進軍。
為此,管理區借助被確定為國家第三批資源枯竭城市的政策機遇,設立了石材循環經濟產業園,并把園區作為資源枯竭城市產業轉型接續替代產業園區打造,既解決了項目建設用地指標問題,更使園區電力、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有了強大資金支撐。同時,管理區在企業選址用地、用水、項目建設方面提供優質服務,為外地客家提供良好投資創業環境。
一時間,江浙及閩粵等沿海發達地區石材界“金鳳凰”“聞風而動”,紛紛進駐該管理區。其中,投資3億元年產1000萬平方米合成晶體的利升石業集團等項目成為平桂石材產業走上高端市場的典范,項目產品涉及人造大理石板、環保涂料、石頭紙業、功能填料等新材料范疇。
隨著該管理區石材循環經濟產業園區軟硬件投資環境的不斷完善,以及當地潛在的巨大石材藏量,國內大型石材企業紛紛向該管理區聚集,使該管理區形成了石材“投資洼地”。截自去年,已有20多個客商在該管理區石材循環經濟產業園區簽訂項目,投資額達20多億元。
“創造良好投資平臺,構建‘投資洼地’,打造‘產業高地’,是平桂石材產業的追求目標!現在,平桂石材循環經濟產業園還被自治區做為全區千億元碳酸鈣新材料產業基地之一進行建設,2015年前基礎設施建設投資額將達到20億元,產業項目建設將達100億元,建成投產后將產生每年150億元的產值!”對于石材產業未來發展,平桂管理區黨工委書記韋升安信心滿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