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數:1494 發布時間:2012-05-16 來源:浙江日報
常跑104國道長興李家巷段的司機近來發現:運載礦石、石粉的重型卡車少了很多,道路通暢多了;用不著一到這里就趕緊把車窗關上,躲避四處飛揚的粉塵,路兩旁小山上的樹木顯現出綠色真容……這些喜人的變化,來自于長興縣對石粉企業的整治行動。 長興縣李家巷鎮擁有得天獨厚的石礦資源。由于門檻低,產品暢銷,經過近30年的發展,石材、石粉企業遍地開花。到去年9月整治行動開始前,該鎮共有235家石粉企業,從業人員上萬人,全鎮三分之一的財政收入來自石粉相關行業。然而,石粉行業在推動當地經濟發展的同時,伴隨而來的粉塵污染已經到了相當嚴重的地步。最直觀的表現就是李家巷的天空總是灰蒙蒙的。 一面是能提供相當稅收的傳統支柱產業,一面是群眾生活嚴重受影響,怎么辦?長興縣堅持科學發展觀,以壯士斷腕的勇氣,通過環境綜合整治,推動李家巷傳統經濟轉型升級。整治工作至今,已關停138家無證、無環評的石粉企業。 長興牢牢把握關停一批、轉產一批、重組一批的原則,把低、小、散的石粉企業做大做強。該縣組織40多個工作組進村入企闡明石粉產業的發展方向,幫助企業主樹立轉型升級的理念。為鼓勵企業主動關停,縣財政拿出6300萬元進行獎勵。對那些積極進行轉產、產業符合導向的企業,縣里對其設備投資補貼10%,稅收上給予優惠。其余符合環評等條件的近百家企業重組成9家規模企業,引進國內最先進的研磨、除塵等生產工藝,集中安置在新建的兩大工業平臺,將在今年8月底前投產。按照規劃,李家巷將發展成全國粉體行業轉型升級示范區。 環境綜合整治的效果群眾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李家巷村村民潘根林與老伴在村邊的路旁開了一家副食店。他說,以前我們剛進的貨拿出來,顧客一看就會說,放了好幾年已經發霉了吧。現在環境干凈多了,店里的東西也不臟了,高興。同村的蔡蘇珍開心地說,現在可以放心帶著孫子出來散散步、玩一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