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324國道岑溪市歸義鎮沿線兩旁還是一片荒山野嶺,如今已變成了廠房林立的石材加工區。“當時是五六個人湊點本錢做一兩條鋸,用手拉葫蘆的方法拉一塊石頭,現在是用航吊、龍門吊,一個人就可以做十幾二十條鋸,技術規模大大提升。”岑溪市超雄石材有限公司總經理莫超雄說。
其實,技術規模的提升只是岑溪石材產業謀求轉型升級的一個開始。如今,實施石材質量振興規劃力促產業轉型升級、“退城進園”提升規模化和集約水平化……岑溪正吹響做大做強石材優勢產業的號角。
唱響石材產業發展“三部曲”
自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第一塊“岑溪紅”花崗巖被開發出來后,許多人都看中了岑溪這個“點石成金”的地方,紛紛投入到“岑溪紅”石材開采中。
盡管近年來岑溪花崗巖產業得到了迅猛發展,但相對于國內其他地區的石材產業來說起步較晚,“小、土、散、亂”的問題還異常突出:無序競爭嚴重,家庭作坊式工廠低價競爭,損害了行業的盈利能力;技術含量偏低,產品單一再度激化價格競爭;石材礦山低效無序開采,優良石材資源浪費嚴重;銷售人才缺乏,服務水平低下;行業協會的協調能力較弱,難以整合力量……這一切嚴重制約了石材產業的長足發展。
其實,對于石材產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出路,岑溪市領導始終保持清醒的認識。岑溪市委書記嚴伯貴說,“十二五”期間,岑溪市要唱響石材產業發展“三部曲”:控制開采規模,關停一批小礦山;全市成立三個石材加工區,將分散的加工點全部轉移到園區內生產;對大量的石材廢料進行綜合利用。
以地處交通要道的歸義鎮為例,為改變石材產業小而散的局面,該鎮通過整合土地資源,在新圩社區、金雞村、金坡村建立集中加工區,將原來零散的加工企業全部集中經營。同時,該鎮投資5200萬元實施歸義石材加工區二期技改擴建項目,擴大再生產能力,并對企業的資金進行整合,發展股份企業,延長產業鏈,集股購買礦山,確保原料供應。目前,歸義鎮共有石材企業83家,其中規模以上石材企業28家,石材產業年產值超過15億元。
近年來,岑溪市通過加強對石材企業的管理、引導和扶持,石材業發展迅速,出現了超雄、天明、恒昌、大恒、匯通、超達、千山等一批初具現代化生產經營規模的企業。2010年,岑溪市在三堡鎮、糯垌鎮、馬路鎮三個鎮的花崗巖礦區附近建設了三個石材加工區,以提高花崗巖荒料的利用率,降低運輸成本,減少環境污染,同時引進深圳康利、福建天馬等有技術、實力強的企業,帶動石材產業升級轉型。
“在岑溪逐漸形成了一種新趨勢:一些石材企業在進行一個規模化礦山開采的同時,配套建設一個加工廠進行加工,形成開采加工一體化,進一步提高資源利用率,也提高了經濟效益。”岑溪市石材工業協會秘書長李堅明表示。
重質量打品牌提升產業層次
在今年的岑溪市“兩會”上,岑溪市市長覃頌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加快工業轉型升級,做大做強石材等優勢產業。實施石材質量振興規劃,加快糯垌三興、三堡振興、馬路義垌三大石材專業加工區和岑溪國際建材商貿物流園建設,對十里長街和岑城探花一帶的石材企業進行整體搬遷,鼓勵石材企業進行優化組合,提升規模化和集約水平化,年內重點抓好2~3個石材升級發展示范項目;加強石材加工廢水、廢料的綜合開發利用,加快推進石英谷石業、花崗巖廢料綜合利用項目建設;制定《岑溪紅花崗巖建筑板材廣西地方標準》,申報“岑溪紅花崗巖”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提升石材產品品位。
其實,從2011年開始,岑溪市就全力推動企業技改創新,提升產業發展水平,著力推動石材、陶瓷、林產林化等產業為主的技改創新工作,制定了石材產業振興升級規劃方案,調查核實市區十里長街41家石材加工企業情況,動遷其入園提升發展,并想方設法引進外地強優企業進園發展。
岑溪市發改局局長甘梅說,今年繼續加快糯垌三興、三堡振興、馬路義垌三大石材專業加工區建設,大力支持石材加工業“退城進園”和實施“質量振興”工程,通過財政融資、獎勵等措施,支持石材龍頭企業通過收購、合并、聯營等方式對石材產業進行優化整合,加大科研投入,引進資金和技術、設備,對石材產品進行深加工,研發下游產品,延長產業鏈,促進石材產業優化升級和可持續發展,增加稅收。
據了解,到2011年底,岑溪市礦山企業整合到26家以內,石材加工企業整合到300家以內,80%以上加工企業完成改造升級。如今,對十里長街和岑城探花一帶的石材企業進行整體搬遷工程正在如火如荼進行。“力爭今年6月份完成主要工作,達到承接企業入園建設的條件。”岑溪市工信局局長李旭亮表示。
在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同時,岑溪市還十分注意綜合利用廢料,發展循環經濟,先后上馬石英谷石業有限公司利用花崗巖石粉制造人造石項目、華迅人造石英板項目等,以實現大規模利用“岑溪紅”花崗巖及其邊角廢料生產人造石系列產品,變廢為寶。
多年來致力于多項石材生意運作的岑溪市華進石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梁華生,如今正在積極探索利用岑溪花崗巖廢料綜合開發之路,并已取得了階段性成果。2011年,華進公司在岑城鎮古塘村河口設立實驗廠,花崗巖廢料產品日產量達100~150噸,取得了初步成功。今年3月,公司在糯洞鎮新塘村建設加工區,建設兩條流水線。生產線建成后,年處理花崗巖廢料將達90萬噸。“我們把岑溪花崗巖廢料通過破碎、除雜、提純的工序,用物理加工的方式,把分離出花崗巖廢料中75%的有效成分,用于制造日用瓷器,并加工制造人造花崗巖板材,實現了真正意義的環保循環利用。”梁華生說。
為提升岑溪石材整體質量水平,該市還啟動建設廣西石材質檢中心項目,為岑溪乃至周邊地區的石材產品質量提供強有力的檢測和監督控制等服務,項目建成后,最終達到年檢測石材10000批次。
“我們的目標是到‘十二五’末,礦山企業整合到20家以內,全市石材實現年銷售收入60億元,稅收突破1億元大關。”談及石材產業的發展之路,岑溪市石材工業協會秘書長李堅明堅定地表示,要通過一系列的改革調整,促進石材企業向產業園區聚集,使產品達到“高、精、深、細”,實現清潔化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