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起,掛靠在環保部門的聯合公司便開始運作了,今后我們的目標是消化全鎮的石粉。”南安市環保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去年,單單水頭鎮就產生了270萬噸石粉。不過,隨著有關方面對廢石料循環利用的不斷探索,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陽光大道已經呈現在眼前。
濾干液態石粉
保護水資源
“光水頭鎮就有上千家石材企業,產生的石粉原先都采用傾倒的方式處理。每天有這么多企業在運作,產生的石粉也都是水淋淋的,如果再這么傾倒、掩埋下去,那么整個環境就完蛋了。”早些時候,業內人士曾表達了如此擔憂。
那么如何讓石粉對于環境的影響降至最低呢?南安市出臺了《南安市石粉收集管理和處置工作實施意見的通知》,水頭鎮也隨即制定了《水頭鎮石粉收集管理和處置工作實施方案》,并成立水頭鎮石粉收集管理和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在此背景下,政府搭橋,企業出資,南安市全源環保服務有限公司宣告成立。
該公司與該鎮石材企業簽訂清運協議,通過電視廣播公開招聘26名隊員,成立了環境監察中隊,配備4部車輛,對清運過程進行監督、檢查和處罰。根據規則,公司將配備200輛清運車輛,現已配備了62部手續齊全、配備完整的石粉運輸車輛(其中干粉車34輛、濕粉罐車28部),對已安裝壓濾機的石材企業和采用集中壓濾的企業的石粉進行統一清運。另外,有關方面已初步規劃了幾個場所建設石粉處置場所及填埋場,并在已規劃的填埋處置場以外的建筑工地、公路、灘涂、工業園區等回填石粉。如,海聯片區填埋處置場,于7月22日投入使用,過磅站已完成投入使用;再如,永泉山生態科技園填埋處置場,正在進行平整規劃設計。
“我們要求全鎮829家石材生產企業必須在8月19日前配備與生產規模相適應的集沉淀、濃縮、壓濾除碴為一體的污水處理系統,對石粉進行壓濾處理,將液態石粉轉化為干石粉,做到污水零排放。壓濾處理過的石粉能避免對水源的污染,體積也大幅減少,不到原先的一半。”水頭鎮有關負責人介紹說。
在當地,記者看到已經有不少車輛在進行運作,他們拉回已經處理好的干石粉,與黃土混合用于平整土地。“必須有黃土,否則一下雨石粉會四處流散,一些大型的企業都有自備處理系統,而中小型的石材企業由石粉處理公司牽頭,石粉統一運到中轉站進行壓濾處理后再清運。”在處理石粉的中轉站,工作人員如是介紹。
邊角料和碎石制成人造石
那么,除了用于平整土地之外,這些廢棄石粉還有何用處呢?據了解,石粉、碎石綜合利用系統投入運營后,清運的工業垃圾將運到處置場(轉運場)按花崗巖、大理石等分類堆放,經分揀后,可作為再生資源利用,當成加氣混凝土、砌磚、石粉磚、建筑涂粉、粉刷建筑物的固料,或者用于制作加氣混凝土、砌磚、石粉磚等系列石粉制品。
為推進節材型企業原材料結構的調整,改進產品設計,加快中小型化、輕量化、節材型產品,有關部門還將充分利用石板材廠廢棄的邊角料、石粉和碎石加工生產出大理石馬賽克、馬賽克復合板,以及水刀拼花、六角磚、石欄桿、圓球、文化石、仿造瓷磚、拼圖壁畫等系列石材制品。
此外,碎石的處置由過去的簡單填埋變為現在的綜合利用,大部分石粉、碎石經過粉碎、篩選等過程,可變成有用的建筑材料進行循環利用。例如,花崗巖物料采用輸送帶輸送,再依次連接粗破機,進行多次破碎和分離。全部過程采取除塵和消音設計,可實現自動化作業,效率高、占地少、無二次污染。成品主要用于筑路、砌墻。
“秘密基地”全面監控排污
石粉處理公司已經投入運作,那么監控問題如何解決呢?“我們有專門的監控系統,在幾個節點進行監控,避免收集石粉的車輛不按規定路線收集,并且監控所有企業的非法排污行為,為環境保駕護航。”在水頭鎮環保部門相關負責人小戴的帶領下,記者來到一個偏僻的套房里,小戴說這個“秘密基地”比較隱蔽,因為目前還未最后掛牌。
在這里,記者看到,墻上的監控地圖上標有全鎮各家企業的具體位置,GPS管理平臺已完成建設并投入使用。“目前的GPS智能管理系統還在完善當中,最終建成后將可實現對運輸車輛進行區域、線路、位置點限制管理,設置區域、線路、位置點報警提示,及時通報企業、運輸車隊進行處理,并生成報表。當然,這也能實現對企業的監督,防止他們亂排亂放污水。”小戴說。
走環保路線 辦常青企業
據了解,除了南安石材城在進行全面的石粉防治之外,晉江、惠安等地的石材、石雕行業也早已意識到環保問題的重要性。
其中惠安豪達石材廠與泉州豪翔石業有限公司負責人、泉州市石材商會首席副會長蔣細宗先生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就曾提到,不做最賺錢的工廠,要做有責任感的企業。其企業設計出的防塵專用口罩無償發放給員工,研究安裝車間吸塵系統,建成污水沉淀循環利用,達到“零”排放。
而眼下正面臨全面整治的晉江磁灶,同樣早在幾年前就開發了石粉的環保回收利用體系。自上世紀90年代起,磁灶的石材業發展迅猛,目前全鎮擁有以鳳山、遠泰、磊盛等為龍頭的規模以上現代化石材企業近30家。經過幾年的反復探索實驗,他們采用石粉生產的制品替代部分瓷土燒制的陶瓷墻地磚、琉璃瓦等陶瓷建筑裝飾材料獲得成功,不僅徹底解決了石材企業廢棄物排放難的問題,使環保問題得以根本性的改觀,還大大降低了陶瓷企業的生產成本,實現了低碳、環保、節能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