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剛過,一則消息讓成都石材商家為之一震。“成都將投資40億元,把郫縣安靖的犀湖打造為面積3000畝的成都“西湖”。與北湖、南湖、東湖相比,西湖的面積是成都繞城高速域內最大的。”造“西湖”對石材商家來說不僅意味著生意,也意味著離搬遷出土橋沿線市場的日子近了……從成都市經信委和郫縣犀浦鎮傳出消息稱,老成灌路沿線石材企業將全部搬遷……
繁榮的市場石材商家曾經的記憶
興起、積累、沉淀,繁榮的過去總會讓人眷戀不舍,但是要永葆‘青春’,惟一要做的就是變中求不變,緊跟行業發展步伐。
西南地區最大的石材交易市場,位于成都市西北部國道317線土橋與犀浦之間,老成灌路兩側和郫縣沙西線一帶,系經過15年自發形成、自然發展,有福隆、金府、鑫精、金犀、沙西國際五大板塊組成,年銷量40億元,解決就業及聚集相關產業人口達5萬人。這里承載了太多成都石材人創業掘金的故事,也承載了他們發展壯大的艱辛。
然而,因基礎設施配套落后,加之各市場投資時間不同,理念各異,導致各自經營,業態交通混亂,加之設施配套差,環保措施差,成都石材市場無序競爭明顯。并隨著城市化進程和政府規劃,房地產業強勢推進,土橋沿線的石材市場隨時面臨著搬遷。從2008年開始,沿線石材商家陸陸續續進行了搬遷。現在回憶起過去那段難忘的年代時,許多石材商家都會流露出向往的神情。是啊,過去的美好時光是永遠讓人懷念的。然而,也只能是懷念了,畢竟是“大江東流去”,往日不可返矣!
城市的發展石材商家冷靜面對搬遷
選擇離去既是偶然也是必然,畢竟它是順應整體城市發展規劃要求的。要找準方向,看對市場,用更穩定更積極的心態不斷壯大自己的事業。
當成都在郫縣安靖鎮打造“西湖”的消息一出,土橋沿線石材商家集體搬遷的日子就列入了計劃。市經信委冶金建材處相關負責人表示,老成灌路沿線的多數石材加工企業都在我市確定的“198”規劃區域內,與城市發展不相適應;老成灌路沿線犀浦、土橋一帶石材企業多數無環保設施,存在廢水直排、粉塵超標等現象。同時,由于石材的加工場所離鐵路貨運站點較遠,也造成公路物流壓力大,致使附近交通運輸秩序混亂,“臟、亂、差”現象突出,所以,老成灌路沿線石材企業將全部搬遷。從4月開始,大部分石材商家開始實施搬遷。
石材商家表示,政府投資40億打造成都“西湖”對石材行業來說有著雙重影響,一是工程會帶來大量訂單,二是搬遷問題。沿線多數石材商家表示,只要政府能給出石材企業搬遷轉移工作的具體計劃,即使再不舍,也要配合工作,將自己的企業搬遷至規劃的產業園內。
不過,也有商家表示,這些年石材市場搬遷的消息就不絕于耳。對此反映最為強烈的要算土橋延線沒有在市場內興建廠房的經營戶了。由于沒有入駐市場,臨街而修的廠房及辦公場所都花費巨大。如今,撇下搬遷所產生的巨額費用不提,光這些建筑所耗費的人力物力就是一筆不小的浪費。雖然沒有接到政府部門的正式搬遷通知,但搬遷還是極大地影響了生意。如今,石材行業競爭激烈,利潤被不斷攤薄,在這緊要關頭,聽說市場要搬遷,很多商戶都不敢再進貨,為的就是減少以后的搬遷費用。
當然,石材商戶們并不反對搬遷,問題是搬到哪里去?新市場有怎樣的優惠政策?如何培育新市場的商氣?而隨著成都市政府的新一輪規劃,以后將不在成都市規劃布局石材加工產業園。廣大石材商戶心中有了一個暫定的譜,但仍沒有完全安心,有人形容現在成都石材商戶們的日子是“得過且過”。何時才有一個安定、環保、能長期經營的市場?眾目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