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數:2295 發布時間:2008-08-25 來源:中國石材之窗
6家石企在全國率先申報中國名牌 記者近日從南安市質量與技術監督局獲悉,該市有6家石材企業申報中國名牌,下個月有望得到批復,該市石材行業正在掀起一場“造牌運動”。 6家大石企沖刺中國名牌 “南安石材業的總量遠遠超過廣東和山東兩個石材大省,下一步就是考慮如何做強。”談起石材,南安市質量與技術監督局局長呂清平表示,現已到了爭創中國名牌的時候。在他辦公室的文件柜中,排放著6本厚厚的申報材料,突出的字眼是“裝飾石材”和“中國名牌”。 據悉,南安已有溪石、康利、東升、宏發、南星、港龍等6家大型石材企業申報中國名牌。目前申報材料已經通過省質量與技術監督局遞交到北京有關部門等待審核。呂清平欣慰地表示,審核結果要等到9月,南安的石材企業有望在國內同行率先摘取中國名牌稱號。 據了解,目前國內石材行業尚未有中國名牌。中國名牌推進委員會發布的《中國名牌產品“十一五”重點培育指導目錄》中,裝飾石材也被列入重點培育對象。這給南安裝飾石材爭創中國名牌產品提供了良好機遇。 南安市領導深入石材企業調研時多次強調,南安石材業不僅要把量做大,更要有品牌意識,爭取更大的利潤空間。《南安市裝飾石材業爭創中國名牌產品工作方案》應時出臺,篩選出了溪石集團、東升股份公司、南星大理石、華輝股份公司、新鵬飛石材、康利石材等企業,列入創中國名牌重點培育扶持對象名單,實行目標管理。 市場營銷與品牌戰略結合 廈門是南安石材進出口主要通道。廈門海關提供的數字顯示:2007年廈門口岸石材進出口1030萬噸,金額27億美元,占全國比重超過60%。南安石材商成功的市場營銷可見一斑。“現在南安的石材業正在朝做精、做細的方向發展。”南安市石材工業協會秘書長張志強認為,石材這個行業,當量達到一定的程度時必須向質的高度靠攏,企業需要經營品牌。 當年,溪石集團能一口氣拿下奧運工程五棵松籃球館、萬鑫酒店3000多萬元的訂單,品牌在市場的美譽度功不可沒,此外該集團董事長王伯瑤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還表示,此舉成功離不開“搶先一步”的敏銳商業視角。 南安的石材企業已經開始兩條腿走路:市場營銷戰略與實施名牌戰略相結合。 關于品牌價值的效益,東星石材有限公司總經理蔡小楷舉了一個例子:前不久一家香港建筑公司委托東星石材加工裝飾板材,價格每平方米60元,而此前水頭另外一家小企業提出的價格是45元。為什么客戶愿意出更高的價格?“近二十年的品牌經營在市場上有一定的認可度,品牌就是質量的保證。”蔡小楷這一句話可謂道出了南安石材企業集體沖擊中國名牌的主要動機: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拔得頭籌,要做大量,更要做強品牌。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南安石材業掀起“造牌運動”有兩大原因:受出口退稅等宏觀政策影響,石材企業紛紛由出口轉為內銷;原本主攻國內市場的石材企業在競爭中逐漸意識到提高產品檔次、完善裝飾安裝的重要性。該人士還表示,鞏固既有的市場份額,加上成功運作品牌,南安將成為國內石材市場上當之無愧的龍頭老大。 □本報記者邱和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