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數:4586 發布時間:2016-5-27 來源:
近日,接到市民舉報,記者到連江、羅源一帶走訪,發現受石材加工污染影響,部分小流域仍出現“牛奶河”,周圍村民很不滿。連江、羅源的“牛奶河”問題,直接影響敖江流域水質,近年來雖有大力整治,但仍未根本解決。不少市民呼吁,地方政府要以小流域整治為契機,加大整治力度,告別“牛奶河”,實現“水清渠暢”。 設了水質監測站,溪水仍乳白 昨日,不少市民撥打本報熱線95060稱,連江和羅源一帶仍有“牛奶河”。蘭水溪和花園溪是敖江的支流,流經連江和羅源兩縣區域,記者昨日驅車日行數百公里,沿溪走訪。 在連江蓼沿鄉蒲邊村附近,記者發現一條污染嚴重的小溪,溪水呈乳白色,如同牛奶。記者用礦泉水瓶裝了一瓶水,發現溪水很是渾濁。 “這一現象已持續了兩三年。”附近居民老鄭說,小時候,這里水很清,可以捕魚,可以戲水。沒想到最近幾年,溪水變成“牛奶”,連灌溉用都不太適合。 而在“牛奶河”旁邊,就有連江縣環保局的水質自動監測站。“這么渾濁的溪水,不用監測都可以看出是超標的。”有村民稱,他們曾多次撥打12369環保熱線,但“牛奶河”現狀并沒有明顯改觀。 對于污染源,村民們認為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附近的石材業。記者往附近山上走去,發現山上確有多家石材廠,石材散亂堆放,路面也積了不少石粉。村民稱,一到下雨天,石粉等被沖刷而下,“牛奶河”現象更加嚴重。 雖有改善,花園溪濁度仍超標 花園溪的現狀也不容樂觀。記者在連江和羅源的交界處附近,看到花園溪雖然水流較大,但溪水濁度仍較高,僅用肉眼看,黃色的河水中仍帶有乳白色。由于此處處于兩縣交界,說明污染物主要來自上游的羅源境內。記者走訪發現,羅源的白塔鄉和西蘭鄉仍有數十家石材廠。 在12345福州便民呼叫平臺,連江丹陽鎮也稱,今年3月發生的一次“牛奶河現象”,其污水是從上游羅源流下來的。 據媒體報道,花園溪的水質濁度確實仍然超標,但近年來已不斷改善,其水質濁度達標率從2009年的2%,上升到2015年的71.4%。“從老百姓的感官看,水質仍然不理想。”村民們希望,政府能加把勁,讓水質實現完全達標。 承諾加高攔渣壩,可“牛奶河”仍存在 關于連江、羅源一帶的“牛奶河”問題,近些年,媒體曾大量報道,人大環保世紀行也組織過采訪。2013年,福建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還下發了進一步加強敖江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的意見。 對于石板材行業的整治,連江、羅源也做了大量工作,不過從走訪情況看,仍有不少問題存在。對于蓼沿鄉蒲邊村附近的“牛奶河”,蓼沿鄉政府在2015年回復稱:堆渣場由于填埋后不斷外移,廢渣逐漸靠近攔渣壩,遇雨水沖刷,會有小部分廢渣水溢出壩體。蓼沿鄉還表示,已完成攔渣壩加高設計,并進行招投標,承包方正組織施工,待壩體加高后,即可保證廢渣不外溢。但現在已過去一年,“牛奶河”現象仍存在。 反響:這個專欄開得正當其時 昨日,海都推出系列報道后,全省近千市民通過電話,或微信、微博平臺發來評論,或提供各種污染線索。 “這個專欄開得正當其時。”退休干部黃先生稱,省政府與省政協剛就如何加強我省“小流域水質監測和治理”開展專題協商,海都報就聞風而動,開出專欄,值得點贊。 “關心環保,海都報一直走在前列。”市民劉女士認為,作為全省發行量最大的都市報,海都報長期以來帶頭關注環保與生態,這些市民都看在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