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區西直河石材市場清退土地115萬平方米
點擊數:7126 發布時間:2016-1-21 來源:
【摘要】昨天,朝陽區十八里店鄉副鄉長高云漢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經驗交流會上透露,西直河石材市場已經基本疏解完畢,清退土地115萬平方米,基本完成了疏解任務。 高云漢說....
- 中國石材之窗提示您:
- 你當前的身份無法查看此條信息,如果您是

- 請先
之后再查看,
- 如果您還不是石信通會員,請聯系網站客服!
- 現在就加入石信通會員,客服電話:010-62237591
昨天,朝陽區十八里店鄉副鄉長高云漢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經驗交流會上透露,西直河石材市場已經基本疏解完畢,清退土地115萬平方米,基本完成了疏解任務。
高云漢說,西直河石材市場位于五環路外,從2002年開始,該地塊石材產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形成了以西直河村為中心,輻射華北地區,成為北方地區最大的石材集散地。截至2013年年底,入園企業共有553家,年石材交易量1億立方米以上,交易額300億元。歷經十余年的發展,為集體經濟壯大及農民就業增收做出了一定貢獻,但也造成了環境衛生臟亂、交通擁堵不堪等一系列社會問題。
2013年11月19日,在村民代表大會上,村民代表一致同意對石材市場進行整治,會后立即全面啟動騰退拆除工作。當時了解的情況是,市場由村委會租給了一包方,而一包方又層層轉包給其他租戶,該市場實際承租人并不是第一租賃人。同時,經過多年的經營,很多經營者為了滿足發展需要,自行翻建了廠房。
所以,在疏解談判過程中,既要和一包方談判,又要考慮實際承租人翻建的補償問題。“但一包方卻和自己的轉包方結盟,想獲得政府更多補償。”高云漢說,一包方認為拖著政府,自己既能收租金,又能要挾更多補償,所以不積極配合。
在多次溝通并告知一包方后,政府直接與這些商鋪實際承租人溝通,透明地給予他們應有的補償,讓這些現在的承租者退出,阻斷一包方的利益鏈條。最終,于2014年年中開啟市場的拆遷疏解工作。截至目前已基本疏解完畢。今后,這里將建設高新技術產業園。
在昨天的經驗交流會上,豐臺大紅門、新發地、北京現代、京東集團等13個市場、企業代表講述了疏解經驗。北京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2016年,北京疏解重點將集中在區域性批發市場、學校、醫院等。
免責聲明:
凡標注來源本網的新聞轉載時,請注明來源“中國石材之窗ww.chinastone.cn”,其他部分轉載新聞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