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鄉構建人造石第三大基地,全力打造中國新石都
點擊數:6364 發布時間:2015-1-19 來源:中國石材之窗
【摘要】近年來,河南省南陽市內鄉縣大力推動新型建材產業發展,初步形成了集礦山開發、荒料板材、石材工藝、人造崗石于一體的地方特色產業集群,已成為繼廣東云浮、福建水頭之后國....
- 中國石材之窗提示您:
- 你當前的身份無法查看此條信息,如果您是

- 請先
之后再查看,
- 如果您還不是石信通會員,請聯系網站客服!
- 現在就加入石信通會員,客服電話:010-62237591
近年來,河南省南陽市內鄉縣大力推動新型建材產業發展,初步形成了集礦山開發、荒料板材、石材工藝、人造崗石于一體的地方特色產業集群,已成為繼廣東云浮、福建水頭之后國內第三大人造石加工基地,該縣立足于石材資源優勢,招引數十億元建成占地1000余畝、投資超20億元的石材基地,人造石產業已成為該縣石材產業中最為耀眼的明珠,該縣將立足豐富的資源、政策、交通等優勢,全力打造“中國石材之鄉”。
區位交通優勢。內鄉位居鄭州、西安、武漢三大省會城市的中心位置,距離三個城市均為300公里。鐵路有寧西鐵路、蒙西鐵路距離內鄉60公里,使內鄉成為南北鐵路交匯帶;高速公路有滬陜高速、內鄧高速與二廣高速連接;機場有距內鄉60公里的南陽機場和內鄉靈山備用機場,境內交通四通發達,以內鄉為圓心,發往中西部及周邊100多個城市的貨物可實現當日發貨當日到達。人造石產品從內鄉運到中西部城市的建材批發市場,相對于福建和廣東,每平方米可節約成本20元左右。
資源優勢。該縣有豐富的大理石、花崗石資源,易開采的花崗巖礦帶群。目前距離內鄉50多公里的南召縣為人造石粉體基地,為內鄉輸送大量人造石原料,生產人造石的絕大部分原料都來自200公里范圍內相鄰縣市,資源優勢顯著。
要素保障優勢。土地要素:內鄉縣是河南省15個人地掛鉤試點縣之一,是南陽市唯一。人地掛鉤有效破解了土地瓶頸,形成了土地等項目的局面。資金要素:設立一只創投資金,對企業進行階段性投資,初步規模為3個億,用于支持企業發展。電力要素:擁有多座變電站,電力供應充足,企業還可享受每度電8分錢的優惠政策。勞動力要素:內鄉縣屬秦巴片區特困縣,人均月收入2000元左右,每年有10萬富裕勞動力,勞動力資源豐富,可有效降低企業用工成本。
政策優勢。土地政策:固定資產投資在1-2億元的,每畝繳納6萬征地款,固定資產投資在2-5億元的,繳納5萬元,固定資產投資在5-10億元的,繳納4萬元;稅收政策:固定資產投資在1億元至10億元之間的項目,增值稅縣級所得部分前3年獎勵100%,后2年獎勵50%,用于企業技術改造、擴大再生產,期限五年;特殊優惠政策:固定資產投資10億元以上,世界500強、全國500強、行業排頭兵企業、上市公司和中國馳名商標企業所投資項目,土地、稅收優惠政策采取一事一議的辦法,并獎勵企業法人代表100萬元;收費政策:凡入住產業集聚區項目,建設期間免征或減征縣控一切行政性收費,非縣控部分由政府協調執行最低標準。
產業現狀及規劃設想。在內鄉縣政府的大力引導下和相關政策及自身優勢的支撐下,2010年該縣從福建招引第一家人造石企業宸發石業落戶內鄉,目前該企業已建成廠房4萬多平方米,擁有3條人造石生產線,年生產人造石接近300萬平方米,實現產值超3億元。借助宸發石業的成功,該縣加大招商力度,先后招引如意、博瑞格、明超、英良、潤興等公司入駐內鄉,該縣目前擁有12條人造石生產線,年生產能力超1500萬平方米,還有18條生產線正在加緊建設中,預計2016年底都將投入使用,到時年生產人造石能力將超過2200萬平方米,年產值可達26億元。內鄉已成為繼廣東云浮、福建水頭之后的國內第三大人造石加工基地,內鄉打造“中國人造石之都”的目標指日可待。
免責聲明:
凡標注來源本網的新聞轉載時,請注明來源“中國石材之窗ww.chinastone.cn”,其他部分轉載新聞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