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數:2580 發布時間:2006-09-04 來源:南方日報
栩栩如生、價值達2萬多元的壁畫《美女與白貂》是用各種不同顏色的石材廢料拼成的;石材廠流出的水清澈見底,還可以養金魚;石材廢渣、邊角料還有人專程上門收購……這是筆者最近在云城區石材企業耳聞目睹的變化。
這些石材業出現的新變化,得益于云城區近年來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致力建設節約型社會,大力改造、提升傳統石材產業的效果。該區通過“政府引導、部門協助、市場動作”,逐步改變石材企業以往粗放生產經營模式,將其納入科學發展的軌道,引導企業走上一條循環利用、經濟環保的可持續發展之路,從根本上解決石材加工過程中所產生的廢水、廢渣和廢料的處理難題,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云城區的石材循環經濟已經成為云浮市石材特色產業的新亮點。
循環用水實現廢水“零”排放
占地面積達2.5萬平方米,年產石板材40萬平方米的永光兄弟石材有限公司是云浮當地大型石料生產企業。該公司總經理陳澤帶著筆者從生產車間一直走到污水處理池,看著車間的白漿狀廢水從排水管噴涌而出,經過30多個處理池,逐級過濾沉淀后,最后與自來水一樣干凈。
陳澤告訴筆者,企業花了200多萬元,建成了一套四級污水處理系統,實現了石材污水的“零”排放。該廠現在每月水費才800元左右,僅此一項每月至少節約8000元。據統計,該區全部石材企業都實現了達標排放,其中有80%的石材企業通過循環用水,實現了“零”排放。
廢料+藝術石材廢料“點石成金”
過去,石材的邊角料一直都是無人問津的廢料。但現在它們在云城區卻成了搶手貨,身價一漲再漲。筆者在云城區腰古鎮的榮燁石藝廠,看到一幅用各種不同顏色的石材廢料碎粒拼成的壁畫《美女與白貂》,市價2萬多元。
企業負責人李奮儉介紹,這類的石材馬賽克和拼畫都是用邊角料裝拼而成的。他還告訴筆者,該廠每月用于馬賽克和拼畫生產可以“消化”的邊角料達1500噸,占了整個云浮適用邊角料的近一半。
為了滿足生產需要,該廠有三分之一的材料還要到外地采購。筆者了解到,該廠90%的產品出口到歐美,每平方米的價格從10美元到1000美元不等。目前該區的石材馬賽克工藝廠發展迅速。全區現已有30多家專門從事石材馬賽克生產,它們可以“消化”云城區兩成以上的廢料。
科技創新
石材加工成良性循環產業
石材馬賽克廠消耗一部分的石材廢料,但仍有一些沒有加工價值以及馬賽克工藝廠自身產生的廢料又如何處理呢?針對這個問題,云城區采用強有力措施,大力抓好石材企業的環境整治工作,加大對石材企業的科技投入,積極為企業創新構筑技術支撐平臺。
該區與華南理工大學共同建立“產學研”合作基地——“石材加工技術研究開發中心”和“石材機械研究開發中心”等,利用研發中心的科研力量支持企業采用新的科學技術,逐步使石材產業轉入良性循環的發展軌道。
在該區牧羊工業區內的云浮市新富云崗石有限公司,通過自主創新,自行開發了“合成崗石方料生產成套設備”,打破了人造石方料制作技術被意大利公司長期壟斷的格局。該公司利用石材企業所產出的廢料作為原料,將其粉碎后,再經過不同的生產工序再造成可以比美天然石材的人造石板材。這類循環經濟型的企業,使云城區的石材產業成功實現了“產業對接”,形成了一個新的石材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