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石景山傳統技藝展演在石府石材舉行
點擊數:1427 發布時間:2012-07-03 來源:新浪
【摘要】1....
- 中國石材之窗提示您:
- 你當前的身份無法查看此條信息,如果您是

- 請先
之后再查看,
- 如果您還不是石信通會員,請聯系網站客服!
- 現在就加入石信通會員,客服電話:010-62237591
7月1日上午9點,在石景山區石府石材加工廠舉行了北京市“雨云”杯傳統文化技藝展演活動,有北京市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功夫表演,有天橋絕活身開五張弓、大刀表演、舞獅等,有戰友文工團的京劇表演,有民樂表演,花棍表演等。
石頭是人類最早的建筑材料,也是筑成老北京古都風貌的基礎。石府石傳統采集與加工技藝已有近千年的歷史了。
據《北京文博》載:石府石別號好“小青子”,數量大質量好,是古代較高級的建筑石料。石府石料為豆青色, 中粒砂巖,由石英石、長石、方解石和微量云母組成,硬度高、質感細膩、結構緊密,具有抗壓強度大、堅固耐久、不易碎裂、不起層及適合雕刻的特點。
據北京市石景山區傳統文化技藝協會副主席,石府石材傳統采集與加工技藝傳承人高雨云先生講,石府石材多為古代的建筑師看中,作為主要的建筑材料。明清時期的京城宮殿、王府、顯貴宅院、帝王陵墓、寺廟的基礎階條石和橋梁的拱架欄板,廣泛采用了石府石材,除此以外在金代建成的盧溝橋上,明代的歷代帝王廟及清代的瑞蚨祥老門臉上也有發現。
據北京市石景山區傳統文化技藝協會副主席,石府石材傳統采集與加工技藝傳承人高雨云先生講,石府石材在民用上特別適合做油磨, 早已成為名揚天下的特產。其石匠的雕刻技藝留在了天泰山的馮玉祥所書摩崖石刻上和許多碑刻上。解放后,石府村的石匠們還參加過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興建和中南海的維修。這些都印證了石府石材的文化價值。
免責聲明:
凡標注來源本網的新聞轉載時,請注明來源“中國石材之窗ww.chinastone.cn”,其他部分轉載新聞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