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武川借助整合石材等資源向工業強縣邁進
點擊數:2380 發布時間:2008-07-25 來源:中國石材之窗
【摘要】數家國內500強企業、國外企業盯上了武川縣的礦產資源,武川縣走上了由整合替代整頓礦產資源的新路....
- 中國石材之窗提示您:
- 你當前的身份無法查看此條信息,如果您是

- 請先
之后再查看,
- 如果您還不是石信通會員,請聯系網站客服!
- 現在就加入石信通會員,客服電話:010-62237591
數家國內500強企業、國外企業盯上了武川縣的礦產資源,武川縣走上了由整合替代整頓礦產資源的新路。
整合、扶大扶強,這是武川縣整頓礦產資源的關鍵詞。武川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蘭毅對記者介紹說:武川縣要借整頓礦產資源實現從農業大縣到工業強縣的跨越。
從三大資源到四大主導產業扶大扶強就是要扶持有實力、科技含量高、安全生產有保障、稅收貢獻大的全國性的大企業。整合、整頓礦產資源,武川縣把起點定得很高。
武川縣的寶貝可真不少。后卜子鐵礦探明儲量達到2663萬噸,鐵礦資源的開發面向全國招、拍、掛。據了解,去年武川縣達到年產29萬噸鐵精粉的加工能力。經過整頓,今年有望達到年產50萬噸。從鐵礦石到鐵精粉,再到鋼鐵廠,武川縣在規劃自己的鋼鐵產業。
武川縣根據自治區批轉的《呼和浩特市非煤礦產資源整合方案》要求,出臺了《武川縣鐵礦飾面石材資源整合實施方案》,按照大礦兼并小礦、小礦聯合做大、礦產品下游企業整合上游企業等多種方式,堅持探礦權、采礦權一并參與整合,鼓勵現有企業走聯合、重組、兼并道路,使礦業權總數壓縮1/3。
鐵礦資源通過整合,全縣劃分八個區塊,保留25個規模較大的選廠,采礦權總數減少2個,對于各區塊現有探礦項目,經詳查提交儲量低于100萬噸的,就近整合到其它礦山企業。逐步實現產能達到10萬噸以上的鐵礦企業5家,5萬噸以上的10家,產能5萬噸以下予以淘汰的目標。
武川縣的三大資源,除了鐵礦還有黃金。金礦資源通過整合,全縣劃分為中西部、東部兩大區域,東部區域以國金公司為龍頭進行整合,中西部區域以彤力公司為龍頭進行整合。國家、自治區投資的勘查項目,提交儲量后以市場方式就近出讓。
據了解,彤力公司、國金公司等黃金企業,前期已投入近2億元開發武川縣金礦資源。到明年,武川縣有望成為“噸金縣”。加上廣東“大塊金”等下游企業的加入,實現了實物黃金與期貨黃金相結合的市場形態,形成了產業鏈。
武川縣還有一大資源,石灰石儲量達到10億噸。冀東水泥已在武川縣建了一條生產線,第二條生產線目前在建。據了解,僅冀東水泥一家企業,一項產業,去年完成國、地稅4800萬元。今年有望達到6000萬元,明年有望突破1個億!
提到整頓礦產資源,蘭毅用到最多的就是兩個詞:一個是整合;另一個是稅收。
三大資源、四大主導產業,將完成武川縣的礦產資源整頓之路,也將引導武川縣實現從農業大縣到工業強縣的跨越。
武川縣的四大主導產業,還有一個是石材市場。整合的思路是:以耳叉溝、花圪臺兩個飾面用石材為主要礦區,引進2至3家大中型企業對現有13個小礦山進行整合。
長期以來,武川縣石材市場主要以賣毛石為主,每年的稅收不足20萬元。整合后,將以一家韓國企業為龍頭,對大理石和花崗巖進行深加工。不整頓形不成產業。武川縣石材產業,除了以一家韓國企業為龍頭外,還在引進有實力、科技含量高的福建企業加盟。近20家加工石材的小企業,經整合后只保留2至3家。可稅收將增加10倍,達到200萬元。
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
武川縣的礦業秩序整頓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可多年來積蓄的深層次問題和矛盾還未得到徹底解決。特別是隨著今年礦產品價格的不斷攀升,在高額利潤的驅動下,群發性無證開采、濫采亂挖鐵礦現象仍然時有發生。建立良好的礦產資源開發秩序,任務仍然十分艱巨。
武川縣走上了一條整頓與整合兼顧,最終實現整合替代整頓礦產資源的新路。
今年2月份以來,縣政府組織各鄉鎮、各有關部門先后十余次召開進一步整頓和規范礦產資源開發秩序調度會和專題會議,針對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研究制訂工作方案,安排部署工作措施,進一步加大整頓力度。制訂出臺了《武川縣進一步整頓和規范礦產資源開發秩序實施方案》,確定了整頓、整合在去年工作的基礎上仍以鐵、金、飾面石材為重點礦種,以整治和打擊無證開采、私采濫挖、超層越界采礦、以采代探、非法轉讓礦業權和浪費資源、破壞環境等違法行為為重點。礦業秩序混亂得到有效遏制,礦產資源開發秩序進一步好轉。
據了解,資源整合的原則是向優勢企業聚集、提高資源回采率、安全生產條件有保障、減輕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關閉無礦石來源的選礦廠。
資源整合要采取政府組織協調、部門聯動管理的方法,按照市場經濟規律,通過兼并、收購、聯合入股重組等多種形式進行。整合礦權分三種情況處理:一種是由一個主導整合的企業辦理勘查采礦許可證,其他被整合企業按《公司法》的有關規定,以參股的形式立即融入主導企業,不再保留被整合礦山企業原有工商登記;第二種是鼓勵被整合企業在申請采礦許可證到期延續或探礦權轉采時,通過合理補償后自動退出,主動辦理探礦權、采礦權注銷手續;還有一種是按照“一礦一主一權”的原則重新配置礦業權,凡今后新申請登記或資源整合過程中由政府收回的探礦權、采礦權,必須以競爭方式出讓,競得者成為新的礦業開發主體,其他未競得的企業自動退出。
武川縣屬國家級貧困縣,近年來縣委、縣政府致力于資源高效利用,特別是鐵礦資源的開發利用,工業經濟顯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
2007年,全縣生產鐵精粉29萬噸,實現稅收2100萬元,占全縣財政收入的14%。今年預計生產鐵精粉50萬噸,實現稅收6000萬元,將占到全縣財政收入的1/3強,鐵礦資源的開發已成為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點。不獨是鐵礦,三大資源、四大主導產業,共同促進著武川縣的工業化進程。
記者在武川縣采訪時了解到,有效保護、合理開發、綜合利用礦產資源,關系到武川縣經濟發展的全局。武川縣實證了發展經濟與恢復生態可以并行不悖。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這是一條可持續的發展之路。 (文/張西平 張俊妤)
免責聲明:
凡標注來源本網的新聞轉載時,請注明來源“中國石材之窗ww.chinastone.cn”,其他部分轉載新聞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