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顯示,2007年中國石材產品以3倍于意大利的出口數量獲得了世界石材出口第一的“美譽”。雖然我國石材行業在國際上處于重要的位置,但是就目前中國石材業自身來講,仍然存在著許多影響國際化進程的問題。如何讓企業在國際競爭中獲得最大收益?保證我國石材行業健康持久發展?石材行業的專家們共同探討了擴大國際市場的經驗和方法。
走向國際化對中國石材業發展的意義
對于中國的石材企業來說,國際化是提高企業整體競爭實力的最重要的途徑。走向國際市場,通過外力來調整規模小、污染嚴重、能耗高的企業,從而淘汰落后企業,加速我國石材工業的結構調整,改變我國石材工業在產品、技術、組織結構方面不合理的狀況,建立起與國際分工相配套的、具有競爭力的產品結構和組織結構。同時掌握國外石材工業發展的動向,在技術、設備、資金、管理等方面加強合作,還可以增強我國石材業發展的后勁。
中國石材走向國際市場從現實意義來說,不僅解決了國內部分勞動力的就業問題,而且還提高了國內石材的技術含量、質量監控體系和管理水平。
從長遠意義來看,中國石材走向國際市場還有利于增強國內石材業的環保意識。歐洲石材業從文藝復興至今歷經600多年,從石材的開采、加工到包裝整個過程都充分引入環保概念。而中國石材業只有20多年的發展歷史,如何加強環保意識是目前中國石材業發展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在全球化的大潮中,與中國許多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產業一樣,中國石材走向國際市場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而且,中國石材的成本優勢確保了業內企業和投資者能夠獲得相對穩定的回報。長遠的意義在于通過參與國際競爭推動國內行業整體水平的提升,如觀念的不斷更新、技術和設備的不斷改進、品質的穩定提高、售后服務的跟進等等。
石材企業在走向國際市場進程中的困難及解決辦法
2003年,在德國和意大利舉辦的傳統的石材展會上,當地政府受到來自該國石材行業協會的壓力,要求政府不允許中國石材企業參加展覽會。這表明,以歐洲為代表的老牌石材生產國及其行業協會,有意試圖通過聯合,以“反傾銷”來阻止中國石材進入歐洲。同時,我國石材行業內的矛盾,主要是價格上的無序競爭以及企業間產品品種的大同小異,也給企業走向國際市場帶來了不可忽視的困難。
據專家分析,中國石材業起步較晚,企業在走向國際市場過程中遇到的困難主要集中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自身(包括礦主,有出口能力的工廠和外貿公司)的無序競爭。由于中國石材業還處初級階段,企業大多忽視了技術、質量和服務的競爭。
第二,礦山的無序開采。由于人們長期不注重保護礦山資源,導致了多起封礦事件。因此,國外進口商對中國信心不足,許多設計師不敢使用中國產品。
第三,國外的保護主義。由于中國石材出口量的增大,導致國外石材企業的裁員和破產,加上我國國內石材加工的標準化程度不深,國外政府對本國石材行業采取相應保護措施,并以各種勞工環保標準來衡量和制約我國的石材出口。
要克服上述困難,我國石材企業應該注重與國際的接軌。首先,要建立品牌信任度。企業形象和品牌知名度不是靠一味的價格戰得來的,只有依靠堅實的技術、可靠的質量才能提升品牌的信任度。而單純降價贏得消費不僅會損害公司的利益,還會影響到國內行業的整體發展。其次,行業還要以服務致勝。現今,服務質量已成為客戶挑選供應商的一個至關重要的標準。
另外,如果企業能在原有低成本的基礎上,改進技術裝備,增加產品的技術含量,創建自己的企業及產品品牌,開發屬于自己的獨特產品,將有利于中國石材企業更好地走向國際市場。
石材行業實現國際化的困難及解決辦法
就目前石材行業來看,問題主要體現為以下兩點:第一,石材行業整體規范性差,存在嚴重的無序競爭。這主要表現為產品結構不平衡,缺乏名牌產品,出口檔次不高,行業保護意識差,價格競爭激烈。目前,石材市場上以中小企業居多,產品缺乏差異性,石材產品權意識薄弱,互相模仿、惡性價格競爭情況嚴重,影響了中國石材行業的整體形象。第二,石材的技術研發投入不夠。石材加工已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勞動密集型產業,而是勞動技術密集型產業。目前,很多的國內石材小企業技術裝備落后,在石材的開采和利用方面浪費嚴重,在加工上仍處于粗放型水平,石材方面高精尖技術人才以及一些新產品技術的開發力量不足,沒有形成知名的品牌,石材產品檔次得不到提升。
要解決這些問題,就要求企業管理者改變經營觀念和經營模式,重視人才、技術與裝備,增加產品的技術含量,提高附加值,通過產品的差異化來化解惡性價格競爭,向市場提供更加多樣化的產品,為石材行業創造新的市場空間和增值空間。同時,通過行業協會制定行業標準,加強企業間的溝通,建立企業檔案,增進與主要出口國的協會交流,通過各種制度規范行業行為。
此外,我國石材行業應該擴大和加強與世界領先國家間的合作,學習和借鑒他們的先進技術和管理辦法,加快實施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努力躋身于當今世界石材工業發展的高端領域,跟上世界石材大國前進的步伐。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世界石材工業領域中占據一席之地。
擴大行業市場份額,保持持續發展動力
擴大行業在國際市場的份額,保持持續發展動力,歸根結底,就是要引進先進的機械設備,廣泛應用于礦山開采和加工之中,在節約資源的同時,提高產量。
如今,最值得中國石材業思索的問題是如何擴大中國石材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份額,使其成為在國際上較有競爭實力的大中型石材企業。例如,給予優先的礦山開采權,放寬進口設備政策,關稅支持等等。從微觀角度看,國內生產廠家應當樹立品牌意識,并積極加入“設計”這個石材行業最高端的隊伍中。因此,最為現實的戰略就是要走中高檔路線,樹立品牌,提升中國石材在國際市場的整體形象。隨著中西部地區的基礎設施和物流成本的改善,加大特色資源的開發力度。而長遠戰略則是強強聯合。中國的大型石材企業要通過進入國際資本市場以及國外知名企業的強強聯合,通過優勢互補共同遵守國際市場秩序,實現全球資源配置,與國際強手通過競爭實現共贏。
未來幾年中國石材產品出口形勢
目前,我國石材市場已成為國際石材市場的主體,成為全球石材企業競爭的“主戰場”。許多專家認為,世界石材生產與貿易中心將會由歐洲轉移到亞洲的中國,中國將會成為世界石材的生產與貿易中心。
專家分析,今后幾年中,中國石材產品出口形勢應該保持穩步的增長。在日本、北美和西歐等主流市場,中國石材將繼續走紅;在中東、東歐和部分新興市場,則會有較大的增長空間。可以肯定的是,由于中國國內市場的發展,在未來幾年中,中國石材工業將是國際與國內同步發展的最好時機。(恩航)